• 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方法论与实践PDF电子版下载读后感|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评论: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方法论与实践作者在书中倡导“知行合一”的业务架构思想。.《行先》涵盖了企业级业务架构的战略分析、架构设计、架构实施、长期管理的全过程,而《知行》则侧重于架构方法论的持续改进。编辑推荐适用于:1.建筑师。业务架构师是本书的核心读者,其次是技术架构师。2.CTO及技术研发工程师。3.产品经理。(1)作者在金融行业有20年的工作经验。2000年加入建行,经历了建行几乎所有核心​​系统的业务架构设计。(2)本书内容得到了微软、阿里、百度、网易、滴滴等十余家国内外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资深架构师和技术专家的认可和推荐。(3)本书以思想和方法论为重点,从“知行合一”的角度阐述了架构方法论的战略分析、架构设计、架构实施、长期管理和持续改进。业务架构。简介这是一本从方法论和工程实践两个维度阐述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的书。作者是一名业务架构师,在金融行业工作超过19年,对大型复杂金融系统业务架构的设计和实现有丰富的经验。《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方法论与实践》在出版前邀请了来自微软、阿里巴巴、百度、网易、戴尔、Thoughtwork、58、转转等10多家公司的13位知名架构师和技术专家。书的内容经过审查和推荐。作者在书中倡导“知行合一”的业务结构思想。本书的内容围绕着“旅游线”和“知识线”两条主线展开。《行先》涵盖了企业级业务架构的战略分析、架构设计、架构实施、长期管理的全过程,而《知行》则侧重于架构方法论的持续改进。本书分为五个部分:业务架构基础(第1-3章)介绍业务架构的开发流程、角色、与IT架构的关系、业务模型的知识。业务架构设计(第4-7章)详细讲解战略分析、对标分析、组织架构影响、业务架构设计方法、标准化方法,并以虚拟案例全面演示业务架构设计流程。业务架构实现(第8-13章)演示业务架构方案的制作,基于业务架构的实现,项目完成后的管理机制,对比敏捷开发的异同,重点分析企业级项目的实现难点,最后用设计实例演示业务架构设计在提高企业开发效率中的作用。架构方法改进(第14-16章)系统总结了如何设计面向组件的业务架构,如何构建轻量级架构设计工具,以及如何基于组件模型提高传统企业产品创新的效率。这部分属于对前一种方法的改进,需要读者自己思考,不要扯淡。业务架构和中台(第17章)将业务架构设计方法与当下的热点——“中台”模式进行比较,“传统”的方法不一定会被新技术、新概念的发展、方法论的深入探索和积极思考所掩盖。常让“传统”焕发出新的“活力”,深思远比追逐热点更重要。关于作者傅小燕高级企业级业务架构师,20年银行业工作经验,一直在业务和技术一线工作,目前就职于建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团队管理职位,在企业级业务架构和跨界转型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在过去的20年里,他经历了会计、信息分析、公司业务、技术开发等业务线;先后从事过一线业务、分公司、总公司、子公司等各级工作;他认真学习了软件工程、系统设计与分析、架构设计等理论知识,并结合实践,不断融合设计思想,逐步摆脱原有工作经验和指导理论的局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方法论,他也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作者,详细系统地阐述了银行数字化转型所需的思维和技术,以及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具体路径,并提供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完整方案。“首届全国中台战略会议”、QCo、Gdevo等大型技术会议演讲嘉宾、上海交通大学合作课程讲师、IfoQ中文站、“区块链前沿”微信公众号、巴比特社区等知名科技媒体专栏作家。独立运营公众号“小谈言说”。如何阅读这本书本书适用于以下读者群。企业经理管理者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以下内容适合他们阅读:本书第一部分讨论了业务架构的发展过程和业务架构的作用;分析和阐述组织问题;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企业级项目实施、实施后管理、企业级难点。实施问题虽然涉及到项目中的一些琐碎工作,但这些琐碎的工作对项目的成败影响较大,需要管理者充分认识后再推动改造。目前,不少企业面临转型困难。这些企业不擅长设计“战略”,也不是不精通“业务”,只是不熟悉“架构”,不知道如何通过架构将战略落实到业务和技术实现中。,企业需要具备“架构”能力,而这种能力要由管理者主导,从业务架构能力入手,自上而下构建。实施经理实施经理通常是项目主管、各级项目经理、业务经理、技术经理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负责具体管理的人员。本书的前三部分描述了企业级业务架构的设计和实施,以帮助实施经理将本书的方法论引入他们的企业级项目工作中。第五部分的比较分析也有助于实施管理者仔细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论。第四部分需要你深入思考你的方法和你所在行业的适用性。技术人员在实现业务与技术的融合方面,技术人员自然需要向业务端多走一步。相信很多技术人员都对自己到底是满足“业务人员”的要求还是“业务”的要求感到困惑。本书前三部分所讨论的方法,可以帮助技术人员从“业务人”的诸多需求中,掌握一种更好地与业务人员沟通的方式,也可以在项目中,尤其是企业级项目中,掌握一种更好的沟通方式。“业务”的需求就是从中提炼出来的。最后两部分有助于促进技术人员对方法论的深入思考。业务人员在整合业务和技术方面,商务人士可能会更加“痛苦”。一般业务人员在学习技术知识时往往更关注垂直领域,比如AI、区块链、大数据等,都是面向应用的,但是很多人忽略了软件的构建过程。这种忽视导致了很多开发中的“冲突”。本书作为业务架构设计方法论,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帮助业务人员了解如何构建自己的思维。通过本书,尤其是前三部分的阅读,辅以对软件工程其他经典著作的大致了解,业务人员足以对软件设计和实现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使业务人员有更高的学位与软件的交互。想成为业务架构师的读者业务架构师不一定是技术人员,但技术能力强的人显然具有基础知识的优势。具有业务背景的业务架构师需要克服更多的技术障碍。虽然这本书不能帮助你学习更多垂直领域的技术知识,但它可能是你成为业务架构师的必读书籍。...

    2022-05-06

  • 软件架构设计实用方法及实践pdf免费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者的话:软件架构设计的实用方法与实践df本书介绍了如何以系统化、可预测、可重复和经济高效的方式设计各种软件架构。本书不仅介绍了一种实用的架构设计方法,还提供了一种以可重用设计知识为支撑的结构化方法。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请下载阅读简介本书介绍了如何以系统化、可预测、可重复和经济高效的方式设计各种软件架构。本书不仅介绍了一种实用的建筑设计方法,还提供了一种以可重用设计知识为基础的结构化方法,并包含丰富的案例研究来展示如何使用这种实用方法。使用真实世界的示例,您将掌握经过验证的属性驱动设计(ADD)的新版本,例如由功能需求和架构问题引起的可修改性、可用性和可靠性。基于他们丰富的经验,HumertoCervate和RickKazma将指导您完成实用设计,以支持从需求到维护再到演变的整个软件周期。您将学习如何成功地将设计集成到组织环境中,以及如何使用敏捷方法设计软件系统。相关内容部分预览读完这本书你会学到什么*了解架构设计的哪些方面涉及并应用于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掌握核心设计理念、原则和流程。*了解实施属性驱动设计方法的步骤。*向上或向下添加设计和分析,包括用于售前流程的设计或用于轻量级架构审查的设计。*识别和优化分析和设计之间的关键关系。*利用经过验证的、可重用的设计原语,并使其适应特定的问题和环境。*解决新领域的设计问题,例如云、移动或大数据。关于作者HumertoCervate是自治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兴趣是软件架构,特别是架构设计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工具,并积极推动这些方法和工具在软件中的使用中的行业应用。他拥有SEI软件架构专家和ATAM评估员认证。RickKazma是夏威夷大学的教授,也是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他的研究兴趣是软件架构、设计和分析工具、软件可视化和软件工程经济学。Kazma创造了许多非常有影响力的架构。目录翻译顺序前言第一章介绍11.1写作动机11.2软件架构21.2.1软件架构的重要性21.2.2生命周期活动31.3架构师的角色51.4ADD6的历史1.5总结71.6延伸阅读8第2章架构设计92.1通用设计92.2软件架构设计102.2.1架构设计112.2.2元素交互设计112.2.3元素内部设计122.3为什么架构设计如此重要132.4架构驱动132.4.1设计目的142.4.2质量属性152.4.3主要特点192.4.4架构问题202.4.5约束212.5设计概念:创建结构的构建块222.5.1参考架构222.5.2架构设计模式242.5.3部署模式252.5.4策略262.5.5外部开发组件272.6架构设计决策302.7总结312.8延伸阅读32第3章架构设计过程343.1需要有原则的方法343.2属性驱动设计3.0343.2.1步骤1:查看输入353.2.2第2步:通过选择驱动因素来建立迭代目标363.2.3步骤3:选择一个或多个系统元素进行细化373.2.4步骤4:选择一个或多个设计概念以满足所选驱动程序373.2.5步骤5:实例化架构元素、分配职责和定义接口373.2.6步骤6:起草视图和记录设计决策383.2.7步骤7:分析当前设计,审查迭代目标,实现设计目标383.2.8按需迭代393.3按照系统类型39遵循设计路线图3.3.1成熟领域的绿地系统设计393.3.2新兴领域的绿地系统设计413.3.3现有系统的设计(棕地)423.4识别和选择设计概念423.4.1识别设计概念423.4.2选择设计概念433.5结构生成463.5.1元素实例化473.5.2职责划分和属性识别473.5.3建立元素之间的关系483.6定义接口483.6.1外部接口483.6.2内部接口483.7在设计中创建配置文件513.7.1绘制记录视图513.7.2记录设计决策533.8跟踪设计进度553.8.1使用架构积压553.8.2使用设计看板553.9总结573.10延伸阅读57第4章案例研究:FCAPS系统594.1商业案例594.2系统要求604.2.1用例模型604.2.2质量属性方案624.2.3约束624.2.4架构问题624.3设计过程634.3.1添加步骤1:查看输入634.3.2迭代1:构建完整的系统架构634.3.3迭代2:识别支持基本功能的架构704.3.4迭代3:求解质量属性场景的驱动因素(质量属性-3)774.4总结804.5延伸阅读81第5章案例研究:大数据系统825.1商业案例825.2系统要求835.2.1用例模型835.2.2质量属性方案835.2.3约束845.2.4架构问题845.3设计过程845.3.1ADD方法的第1步:查看输入855.3.2迭代1:参考架构和整体系统结构855.3.3迭代2:技术选择915.3.4迭代3:细化数据流元素995.3.5迭代4:服务层104的细化5.4总结1075.5延伸阅读107第6章案例研究:银行系统1096.1商业案例1096.1.1用例模型1106.1.2质量属性方案1116.1.3约束1116.1.4架构问题1116.2现有架构文档1126.2.1模块视图1126.2.2分配视图1136.3设计过程1146.3.1ADD方法的第1步:查看输入1146.3.2迭代1:支持新驱动程序1146.4总结1186.5延伸阅读119第7章其他设计方法1207.1软件架构设计的通用模型1207.2以架构为中心的设计方法1217.3RUP123中的架构活动7.4软件架构设计过程1247.5架构和设计方法1267.6视点和透视法1277.7总结1297.8延伸阅读129第8章设计过程中的分析1318.1分析与设计1318.2为什么分析1338.3分析方法1348.4基于策略的分析1358.5反思问题1378.6基于场景的设计审查1388.7架构描述语言1418.8总结1428.9延伸阅读142第9章组织中的架构设计过程1449.1架构设计和开发生命周期1449.1.1预售阶段的架构设计1459.1.2DevOPhae146的架构设计9.2组织问题1509.2.1个人设计或团队设计1509.2.2将设计概念目录应用于组织1519.3总结1529.4延伸阅读152第10章结论15410.1对方法的需求15410.2下一步15510.3延伸阅读156附录A设计概念目录157附录B基于策略的问卷184词汇表196读者评论本书描述了架构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属性驱动设计(ADD)。使用ADD,它可以帮助用户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地重构设计。通过介绍ADD的概念和ADD的几个应用实例,作者展示了如何进行架构设计以及如何重用设计理念,即借用其他成熟的解决方案。...

    2022-05-06 软件架构与设计 软件架构设计和软件结构设计

  • 《Oracle数据库从入门到运维实战》甘长春,孟飞|(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Oracle数据库从入门到运维实战》【作者】甘长春,孟飞【页数】434【出版社】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21.01【ISBN号】978-7-113-27363-7【价格】79.00【参考文献】甘长春,孟飞.Oracle数据库从入门到运维实战.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21.01.图书封面:数据库从入门到运维实战》内容提要:本书系统地介绍了Oracle体系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讲解了SQL语言、用户权限和对象管理以及实践编译开发,最后介绍了Oracle数据库导入导出和闪回技术。《Oracle数据库从入门到运维实战》内容试读第1章Oracle体系结构作为一个关系数据库产品,Oracle占据了关系数据库市场的最大份额。与同类产品(SQLSERVER、SYBASEASE、MySQL等)比较,Oracle提供了一套独有的机制,确保用户快速、安全地访问数据库,同时确保数据库安全、稳定地运行。在用户的评价中,Oracle具有性能稳定、运行高效等特点。Oracle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它的体系结构非常复杂。作为一名数据库管理员,为了使数据库高效、安全地运行,并且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进行恢复等,了解Oracle的体系结构是必要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就是指这些存储。数据库的数据文件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对数据库的访问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通过数据库服务器来进行。数据库服务器不仅包括数据文件,还包括一组用来访问数据文件的内存结构和后台进程,这些内存结构和后台进程构成Oracle实例。换句话说,实例是区分不同数据库的唯一标识,是外部访问该数据库的入口及接口,它凌驾于整套数据库之上。实例是Oracle体系结构中最重要的概念。除此之外,读者还应该了解数据在逻辑上和物理上的组织形式。Oracle体系结构如图1-1所示。ParameterItace(实例)(参数文件制SGA(系统全局区)】PawordDataBaeRedoeSharedBuorCacheButfer(回今文件)(数据库(日志高速缓冲区)缓神ava池Alert(管报支件)BackgroudProce0e(后台进程)Trace)DBWOSMONPMONCKPTLGWRARCO(限除文件)(服务器进程(外部表)RedoDatafileLog数据文件Archive.Lo日(用泸进程)®(归档日件文件)图1-1Itace(实例)包含SGA(系统全局区)和BackgroudProcee(后台进程)两部分。SGA(系统全局区)则由SharedPool(共享池)、DataBaeBufferCache(数据库高2|Oracle数据库从入门到运维实战速缓冲区)、RedoBuffer(日志缓冲区)以及JavaPool(Java池)等构成。其中,SharedPool(共享池)与Server(服务器进程,主要是PGA,程序全局区)交互,而Server(服务器进程,主要是PGA,程序全局区)又与Uer(用户进程)交互。BackgroudProcee(后台进程)则由DBW0(数据库写进程)、SMON(系统监视进程)、PMON(监控和管理进程)、CKPT(检查点进程)、LGWR(日志写进程)以及ARC0(归档进程)等进程构成。其中,DBW0(数据库写进程)负责将内存数据写入Datafile(数据库物理数据文件);CKPT(检查点进程)与CotrolFile(控制文件)交互;LGWR(日志写进程)负责将内存数据写入RedoLogFile(重做日志文件);ARC0(归档进程)负责将RedoLogFile(重做日志文件)归档到ArchiveLogFile(归档日志文件)。除Oracle实例外,Oracle数据库还包含ParameterFile(参数文件)、PawordFile(口令文件)、AlertFile(警报文件)、TraceFile(跟踪文件)以及ExteralTale(外部表)等辅助管理。接下来详细介绍Oracle的体系结构。1.1实例的体系结构当用户访问数据库时,需要在操作系统中运行相关的应用程序,如SQL*Pl,启动用户进程。用户进程通过实例访问数据库。实例和数据库组成了数据库服务器,一个数据库服务器中至少有一个实例。在单机环境中,实例和数据库是一一对应的,一个实例只能和一个数据库建立关联关系,一个数据库也只能被一个实例加载。在RAC环境中,一个数据库可以对应多个实例,用户进程可以通过任何一个实例访问数据库。在本节将主要介绍“实例的概念”及“实例的构成”。1.1.1实例的概念实例(Itace)是一组内存结构和后台进程的集合。当用户访问数据库时,在数据库服务器端首先要启动一个实例,在内存中分配一定的存储空间,并启动一些后台进程。内存空间的作用是存储与用户访问有关的重要数据,后台进程的功能是监视系统的运行状态,并负责在实例和数据库之间交换数据。在支持线程的操作系统中,这些后台进程以线程的方式运行。用户访问数据库的操作是通过实例来完成的。实例通过后台进程与数据库中的文件进行交互,将用户修改过的或新增加的数据写入文件,而用户对数据的所有访问都是在实例的内存结构中进行的。引入实例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数据位于内存中,用户读/写内存的速度要比直接读/写磁盘快得多,而且内存中的数据可以在多个用户之间共享,从而提高了数据访问的并发性。第1章Oracle体系结构3Oracle适用于大型的应用系统,如果有成千上万个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时,采用并发能力不强的数据库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由此可见,Oracle的实例对于数据库的性能是多么的重要。1.1.2实例的构成当数据库服务器启动时,首先启动实例,然后加载并打开数据库。当用户访问数据库时,数据库服务器便为用户进程启动一个服务器进程,负责处理用户进程的所有请求,例如,将用户访问的数据从数据文件读到内存中。在计算机的内存中不仅要存储数据库中的数据,还要存储数据字典的信息、重做日志以及经过解析的SQL代码等。实例中的这部分内存结构叫作系统全局区(SytemGloalArea,SGA)。SGA是实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实例只有一个SGA。SGA中的数据可以在多个用户进程之间共享。SGA由若干个缓存和缓冲池组成,不同类型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的缓存和缓冲池中。SGA的大小可以定制,通过在参数文件中为各个缓存和缓冲池分别指定大小,可以确定SGA的大小。用户对数据的操作实际上是在SGA中进行的,当启动数据库服务器时,首先启动实例,然后数据库被打开。当用户进程向服务器进程发出请求时,服务器进程将用户请求的数据读到SGA中,用户对数据的所有访问直接在SGA中完成,其他用户进程也可以在SGA中访问相同的数据。当关闭实例时,未保存的数据写入数据文件中,SGA被撤销,所有的数据从SGA中清除。当用户访问数据库时,实例为用户进程启动一个服务器进程,并分配一段内存区,用来保存用户进程的私有信息和控制信息,这段内存区叫作程序全局区(ProgramGloalArea,PGA)。SGA是所有用户进程共享的,只要实例被启动,无论是否有用户访问数据库,SGA都存在。而PGA是用户进程私有的,当用户进程向数据库服务器发出请求时,实例为用户进程分配PGA,当用户进程结束时,PGA自动释放。由此可见,实例中的内存结构包括SGA和PGA两部分。SGA是所有用户共享的,它在实例的运行过程中一直存在。严格地说,PGA并不属于实例,它是服务器进程的一部分,是用户进程私有的,是一种临时的内存结构。Oracle允许成千上万个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并提供了一种巧妙的机制来确保用户对数据的安全、高效访问。在Oracle实例中包含一组后台进程,它们负责完成复杂的数据访问和维护工作。在Oracle实例中可以启动以下后台进程:SMON(系统监视进程)、DBWR(数据库写进程)、PMON(监控和管理进程)、CKPT(检查点进程)、LGWR(日志写进程)、ARCH(归档日志进程)、ECO(恢复进程)。其中有些进程是必须启动的,而另外一些是可选的。在默认情况下,4|Oracle数据库从入门到运维实战实例将启动SMON(系统监视进程)、DBWR(数据库写进程)、PMON(监控和管理进程)、CKPT(检查点进程)、LGWR(日志写进程)和ARCH(归档日志进程)6个后台进程(参照图1-1)。实例的组成如图1-2所示。在接下来的几节中,本书将分别对实例的内存结构和后台进程进行详细的介绍。wte(实例)系统全局区argePool.大池SGA空闲内存共享池LiraryCacheI/O细冲区库高速缓存UerGloalArea共享5QL区(用户全局区☒私有SQL区请求队列DataDictioaryCache(数据字典高建响应队列知月用在流池ServerReultCache虚线框(服务器结果缓存)-AVA港内为后台进程周定SGADataaeBufferCache(敌据裤高速年存虚线框内为数会话内存据库DataaeReervedPool洁果看军私有SQ区虚线框内为PGASQL工作区RedoLogBuffer(日志摆冲区客户端进程服务器进程在线日志归档日志闪回日志致据文件控制文件图1-21.2实例的内存结构当实例启动时,系统为实例分配了一段内存空间,并启动若干后台进程。内存空间分成不同的部分,分别用来存储不同的信息。具体来说,在这段内存空间中存储以下信息:。程序代码:Oracle的可执行代码:·缓冲数据:用户要访问的数据、重做日志等。这部分内存叫作SGA:·与会话有关的信息;·与进程间通信有关的信息,如加锁的信息。在上述内存区域中,最重要的是SGA。SGA是由多个缓存和缓冲池组成的,在这些内存结构中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根据存储数据的类型,SGA中主要包含以下类型的内第1章0racle体系结构5存结构:。数据库高速缓存:。重做日志缓冲区:。共享池:。Java池:。大池。其中,数据库高速缓存由许多缓冲区组成,共享池由数据字典缓存和库缓存两部分组成。在这里之所以使用了缓存和缓冲区两个概念,是因为它们来自不同的英文单词,缓存是从单词cache翻译过来的,而缓冲区来自单词uffer。.当实例运行时,可以通过命令查看SGA的大小。SGA由不同的内存结构组成,所以查看的结果是分别列出了不同组成部分的大小。例如,在SQL*Pu中执行SHOW命令可以查看当前SGA的大小,如图1-3所示。SQL>coectzgdt/zgdtezgdt已连接。SGA更详细的信息可以从动态性能视图SOL>howgavSga、vSgaifo、v$gatat中获得。从这些视TotalSutemGloalArea1071333376yteFixedSize1375792yte图中可以获得每种缓冲区和缓存的大小信息。VarialeSize771752400yteDataaeBuffer293601280yte下面开始介绍实例内存结构的“数据库高RedoBuffer4603904yteSQL>速缓存”“重做日志缓冲区”“共享池”“Java图1-3池”及“PGA(程序全局区)”。1.2.1数据库高速缓存数据库高速缓存是SGA中的一段存储区域,用来存放用户最近访问的数据。当用户访问数据文件中的数据时,服务器进程首先查看这样的数据是否已经存在于数据库高速缓存中。如果是,则直接在数据库高速缓存对数据进行访问,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这次数据访问叫作“命中”,这样的读操作称为“逻辑读(LogicalRead)”。否则,服务器进程将数据从数据文件的数据块中读到数据库高速缓存中,然后在数据库高速缓存对数据进行访问,这次数据访问叫作“未命中”,这样的读操作称为“物理读(PhyicalRead)”。显然,如果直接在数据库高速缓存访问数据,要比从数据文件中读数据快得多。所以,访问数据的命中率越高,数据库的性能就越高。对数据库进行性能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逻辑读在所有读操作中所占的比例。数据库高速缓存的大小通过初始化参数DBCACHESIZE来指定。提高数据访问命中率最直接的方法是增加数据库高速缓存的大小,但它的大小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它要受到物理内存大小的限制。用户访问的数据都存储在数据文件中,数据文件被划分为许多大小相同的数据块。数据块是Oracle进行读/写的基本单位,也就是说,即使用户只希望访问一个字节的数据,···试读结束···...

    2022-05-04 中国铁道出版社电子版 铁道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

  • 《基于云架构的智能测试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邓士杰,丁超,唐力伟,张英波,苏续军,汪伟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基于云架构的智能测试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作者】邓士杰,丁超,唐力伟,张英波,苏续军,汪伟著【页数】151【出版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03【ISBN号】7-5682-9617-5【分类】自动测试系统-研究【参考文献】邓士杰,丁超,唐力伟,张英波,苏续军,汪伟著.基于云架构的智能测试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03.图书目录:架构的智能测试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内容提要:本书针对现有技术架构下的自动测试系统存在着测试效率和测试资源利用率偏低,测试成本偏高,导致已无法高效适应大规模并行测试应用场景的问题,借鉴云计算的理念,将电子数据表格技术、虚拟化技术以及最优化理论引入到自动测试系统领域,并对涉及的关键核心问题进行了论述。本书主要介绍了自动测试系统发展历程、涉及关键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云架构下智能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模型、软件模型和运行机制,智能传感器技术、硬件测试资源虚拟化技术,不同测试任务下测试资源动态调度理论、原理样机设计与验证等内容。本书可以作为从事自动测试设备设计与开发工作相关的研发或设计工程师等相关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相关机械工程、仪器仪表等与自动测试技术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基于云架构的智能测试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内容试读第1章绪论1.1自动测试系统概述自动测试(automaticmeauremet)就是为完成某项测试任务,依托具备一定自动化能力的测量系统进行测量和实验。其中,自动测试技术的前身是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扫频测试技术,通过在局部功能上实现针对内部仪器设备的模拟自动控制,解决了一些人工操作通常难以完成的任务;之后,该方法几经改进,并沿用至今。随着电子测量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等方法手段的蓬勃发展并不断成熟,融合上述技术的自动测试系统(automatictety-tem,ATS)朝着高速度、高精度、多功能的方向不断发展。自动测试系统就是融合了上述相关技术,在尽量少的人为参与的情况下,自动完成针对目标对象的测试任务。与许多新兴技术的诞生相似,针对ATS的相关研究首先是由于军事上的需要,主要为了解决军队武器装备的测试问题。其中ATS的提出源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军提出的“万能”自动测试系统概念,并以1956年美国国防部制订的SETE(SecretariattoElectroicTetEquimetCoordiatio,电子测试设备协调部)计划为开端,开始了针对现代ATS的相关研究)。在当时,针对自动测试系统的相关研究最终目标是在不依赖有关技术文献的基础上,通过非熟练工人就能实现系统内部几乎全部仪器设备的自动化操作,并且在电子计算机上快速完成测试,同时通过灵活的编程可以适应并完成所有的测试任务。虽然在当时的技术背景下,这一终极目标远远未能实现,但也取得了不少的技术成就。在当时的技术背景下,针对自动测试系统相关研究的探索,在贪多求全的“万能”思想指导下,导致所研制出的ATS日益庞大复杂,不仅造价奇高,且系统内部测试功能之间顾此失彼,反倒降低了系统的整体测试性2基于云架构的智能测试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能。因此致力于有的放矢、专门解决某些测试任务的专用型ATS应运而生。从早期针对具体型号的专用型ATS到当前具有极大开放性的通用型ATS,从专注于测试设备研制到统筹测试系统架构和软、硬件协同开发,ATS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代[2-)。第一代专用型ATS,是一款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针对具体型号装备的测试系统,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当测试相应型号的装备时,专用型ATS测试效率高,使用方便、简单,适用于装备类型单一、数量庞大的情况:但受限于早期设计模式,不同类型的专用型ATS之间硬件接口和软件标准不统一,相互间关系复杂且没有预留物理上的扩展空间,造成该型ATS的通用性、可扩展性以及独立性较差。第二代模块化ATS,以美军1986年制定的通用自动测试设备为代表,是以控制器(即控制计算机)为核心,依托标准接口总线和各类测试设备组建的测试系统。模块化ATS采用新型卡式仪器模块和控制器,通过标准接口总线实现了模块间的连接,增强了硬件设备之间的可互换性和可扩展性;依托控制器以软面板形式显示系统内部所有仪器模块的测试信息和操作按钮,用户只需通过操作软件来控制硬件设备,降低了测试的复杂程度。第三代虚拟仪器ATS,该型ATS是模块化ATS在软件层面的进一步深度优化,以美军1999年规划的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NxTetATS为代表,将现有测试过程中针对仪器设备的复杂操作转换为“鼠标+键盘”的简单操作,依托虚拟仪器面板完成测试活动的全过程,提高了具体操作的人性化水平。相比于国外自动测试系统,国内针对ATS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开始针对相关领域的初步探索,总体来说,国内发展水平整体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6。但经过几十年的国内相关研究人员的不懈探索与实践,尤其是近些年来,围绕新一代ATS展开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陆续展开,加快了国内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步伐。目前国内针对AT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体系架构的通用性、可移植性、标准化以及基于新技术对现有ATS进行改进上,在理论研究上有了一些突出成果,在实践中也研制出了一些顺应国际潮流的先进ATS。近些年来,伴随着云计算产业的不断发展,相关的新技术也不断应用于社会生产、第1章绪论3生活的其他领域。本书借鉴云计算的相关理念提出了面向测试领域的云测试技术,并与现有ATS相结合,开展了针对云测试环境下ATS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解决当前保障部门面临的诸多难题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思路。1.2现有自动测试系统评述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针对通用化的自动测试系统进行持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由此研制出一系列的具备相当测试能力的自动测试系统1.2.1早期的自动测试系统首先是早期的自动测试系统,主要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列举一些已投入使用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自动测试系统。综合自动支持系统(CASS),是由美国海军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旨在降低自动测试系统的成本并尽量实现自动测试设备的自动化。针对海军武器装备的自动测试需求,CASS为其提供满足维修保障需求的解决方案。模块化自动测试设备(MATE),是由美国空军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旨在降低自动测试系统的成本并为空军现有的各类自动测试设备进行规范,以实现测试设备采购、开发、维护等一系列操作的标准化。集成测试设备(FTE),是由美国陆军提出来的,旨在为陆军装备的现场测试提供可靠的自动测试设备。计算机化的自动机(CAM)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制的一套综合性测试系统,旨在提供一套应用于维修车间的能够进行各类自动化测试的系统。通用测试站(CTS),是由美国海军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具体研制的单位是美国的休斯公司,主要针对海军装备的制导武器进行自动测试,针对CASS难以满足的测试需求进行扩展、深化。除了上述列出的自动测试系统外,在西方一些国家也成功开发出了一些其他类型的各具特色的自动测试系统。例如,英国国防部开发的低成本可扩展的自动测试设备LCDATE、美国波音公司开发的ATS-195、法国宇航公司的ATEC系列等。4基于云架构的智能测试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1.2.2近期的自动测试系统虽然早期的自动测试系统都采用了通用化的测试平台,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无法适应众多待测设备的相关需求。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此类所渭的通用自动测试系统通常只针对某一类或某一系列装备进行针对性测试:二是此类ATS的相关研制工作总是被列入相应装备平台项目的规划之中,不可避免会带有相应装备测试相关的特性;三是不同类型的ATS之间的交互操作性较差。针对早期通用自动测试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诸多不足,进一步降低自动测试系统,尤其是军用ATS的相关成本,美国国防部率先提出了关于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即NxTetATS。建立在该标准上的自动测试系统采用开放式系统测试理念,受到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P1226和VXIPlugPlay(VPP)两个工业标准的支持,在测试信息系统和分布式测试方面,分别遵循IEEEP1232和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的支持。立足早期的自动测试系统,分析其不足和局限,着眼于近期国外更先进的自动测试系统,结合国内部队各保障部门现状,进行深入总结和归纳,以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路线。1.3自动测试相关关键技术1.3.1测试总线技术测试总线是指计算机与测试仪器构成的测试系统内部以及相互之间信息传递的公共通路,是现代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试总线的选择是ATS硬件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着整个系统的测试性能,它的发展推动着自动测试系统的更新换代。采用先进的测试总线技术,易于实现硬件平台的标准化、通用化,从而大大简化系统硬件平台的结构,增加系统的开放性、兼容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提高测试速度和测试精度。测试总线技术随着工业生产的需要以及高新科技的发展在国外发展很快,20世纪70年代出现GPIB(通用接口总线),到80年代就出现了VXI(VMEueXteioforitrumetatio,用于仪器的VME总线扩展)总线,在90年···试读结束···...

    2022-05-04 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 测试系统的组成

  • 《基于模型的系统架构》(美)蒂姆·威金斯(Tim Weilkiens)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基于模型的系统架构》【作者】(美)蒂姆·威金斯(TimWeilkie)编著【丛书名】大飞机出版工程【页数】288【出版社】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04【ISBN号】978-7-313-23114-7【价格】158.00【分类】系统工程【参考文献】(美)蒂姆·威金斯(TimWeilkie)编著.基于模型的系统架构.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04.图书封面:架构》内容提要:本书提供了由作者创建的系统(FAS)方法的功能体系结构的全面覆盖,并基于常见的MBSE实践覆盖了架构框架,包括系统的体系,Zachma框架,TOGAF等包括一个一致的示例系统,即“虚拟博物馆漫游”系统,允许作者演示书中包含的系统架构概念。《基于模型的系统架构》内容试读1引言基于模型的系统架构(modelaedytemarchitecture,MBSA)将基于模型和系统架构这两种关键技术合二为一。两者都是系统工程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57]①许多系统都是渐进发展而来的。它们由内部组成部分驱动,而非由架构驱动。这些组成部分可以组合起来形成人工技术系统的任何要素。系统架构由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展示。从软件架构的角度来看,系统架构通常是指与硬件或软件密集型系统相结合的架构20。我们知道系统架构更具整体性,并且也考虑到没有任何软件的系统。尽管像本书描述的那样,没有使用任何软件处理的系统工程过程和未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架构概念的系统都是非常少见的,但系统架构总是存在的。在当今和未来的系统工程中,应用显式系统架构设计对于系统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而。第4章在上下文中定义了术语“系统架构”。研究工作清楚地表明,系统架构对于系统的性能和成功至关重要3,对于要求巨大架构设计工作量或返工工作量的项目尤为如此。由于市场和环境日益多变和复杂,系统架构必须益加能承受不断变化的需求和要求,甚至是根本性变化。第3章列出了系统架构设计的益处。系统架构的目的在于:创建经相关专家核准其可行性的解决方案;设计出双方都同意的接口:确保所有应知晓系统架构的人员对系统架构拥有共同的理解。MBSA利用模型,以便能够创造围绕系统架构的健全沟通,并确保从不同的角度确认架构。模型是能够以可行的质量按时实现复杂系统开发的关键工具。第5章定义了模型和MBSA这两个术语的含义,并讨论了相关术语模型不仅仅是图形。甚至存在没有用任何图形表示的模型。图形不是建模,而是制图。要创建模型,就需要可从建模语言中寻求这些语义。我们使用国①原文如此。本书参考文献编号不按顺序。一编注基于模型的系统架构际标准系统建模语言(ytemmodeliglaguage,SyML)作为描述系统需求和创建架构模型的语言。附录A给出关于SyML的概述。虽然在本书中大量使用SyML,但是我们的方法和概念并不依赖SyML,也可使用其他的建模语言。系统架构师是负责塑造系统架构的人员,他承担巨大的责任并面临巨大的挑战。该系统所属的组织应认真挑选系统架构设计人员,设计人员的工作成果应受到组织内各环节利益攸关方的严密监控。第19章阐述了如何将系统架构设计嵌入组织中。第10章讨论了系统架构设计各利益攸关方的接口。第8章特别介绍了与系统架构密切协作的相邻学科的需求工程。第7章中呈现的SYSMOD“Z”形图表明需求与架构之间的关系,清楚地说明了学科之间需要密切协作。基于模型的需求和举例分析两者所形成的过程产品是系统架构师的重要输入内容,在使用系统功能架构(fuctioalarchitectureforytem,FAS)方法阐述功能架构时尤其如此。第14章全面介绍了FAS方法。功能架构仅由功能构成,与执行功能的物理组件无关。与物理架构相比,功能架构更稳定,因为前者要依赖不断变化的技术。第7章“架构模式和原则”中论述了如何区分稳定部件与不稳定部件除了功能架构之外,还定义和讨论了更多的系统架构类型:基础架构,其固定预先确定的技术并调整创新范围;逻辑架构,其规定技术概念和原则;产品架构,其最终确定具体系统。这三种架构类型都是物理架构。分层架构是这些架构类型的正交架构,相关内容将在第9章中予以介绍另一个正交架构是变体建模。易变性日趋重要,市场不再满足于商品化的产品,而是需要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产品。此外,地方环境和政策各不相同的全球市场需要不同的系统构型。第15章提出了一个基于模型的概念,以详细说明不同的产品构型。对于架构概念,通过一个始终一致的示例系统来陈述。“虚拟博物馆参观系统”借助配有摄像头的机器人游览一个真实的博物馆。该系统易于理解,同时也非常复杂,足可演示系统架构设计概念。如果系统架构师认为他的工作无非是制图并将其保存在共享网络驱动器上,那么他很有可能是一个失败者。如果系统架构师认为自己是开发人员的上司,并且可以指挥其他工程师,他同样也很有可能是一个失败者。它既不是一项考古工作,也不是一个总教官职务。系统架构设计是一项需要沟通和软技能的协同工作。一门通用语言和信息传递媒介是良好沟通的基础。第6章介绍了架1引言3构文档生成产品。在第16章中,我们将研究范围扩大到系统之系统和架构框架的体系。工程师通常关注的是工作中的技术挑战。如今,沟通能力和一般软技能变得越来越重要。各类工程学科正在齐头并进。例如,现代机电一体化学科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由于互联网、其他通信和交通技术的发展,全世界的人们正在共同成长。因此,工程师面临越来越多的沟通关系。如果他还是只处理自己的技术工作,那么就无法取得成功。与团队成员、利益攸关方和社团等进行良好协作也很重要。第20章介绍了工程师的软技能···试读结束···...

    2022-05-04 epub百度百科 Epub编辑

  • 大数据时代的it架构设计pdf在线阅读免费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点评:大数据时代的it架构设计df在线阅读《大数据时代的IT架构设计》作者来自互联网、教育、传统行业等领域。分享的案例很实用,基本代表了这个领域比较先进的架构。《大数据时代的IT架构设计》适合有一定架构基础和经验的人。有兴趣的请下载阅读。简介《大数据时代的IT架构设计》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邀请企业一线架构师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实际案例,进行架构相关的探讨。《大数据时代的IT架构设计》作者来自互联网、教育、在传统行业等领域,分享的案例具有实用性,基本代表了该领域比较先进的架构。无论读者属于哪个行业,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相关的架构经验,对读者今后的架构设计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相关内容部分预览关于作者IT架构设计研究组,目前就职于腾讯数据平台部,主要负责腾讯个性化精准推荐平台的系统架构设计;10年以上软件设计开发经验,具有丰富的分布式系统设计和海量数据处理经验。目录第1部分Hadoo平台应用架构Hadoo技术在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日志处理中的应用架构/方建国......2Hadoo平台在金融银行业的应用架构/薛强炎........9优酷土豆Hadoo平台开放之路/傅杰…………………………………………………………………………………………………………………………………………………………………………………………………………………………16第2部分推荐系统架构腾讯个性化精准推荐平台架构/洪坤倩……28社交网络大数据挖掘与社交推荐引擎构建/邓雄…………………………………………………………………………………………………………………………………………………………………………………………………………………………………………………………………………………………42第3部分应用架构实践微博用户兴趣建模系统架构/张俊林............58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网络建设与优化/李永斌......65西门子系统架构管理实践/李伟............80如何构建高性能稳定的SOA应用/汪洋......91基于开源技术的网络安全架构实践/李晨光.......................106TOGAF应用架构设计登陆路/文宇.............120分布式系统安全设计方案/汪洋......129第四部分:大数据下的存储实践淘宝海量文件存储实践/张有东...................................136作为统一存储实践的内存/尹伟明....................................145第5部分数据库架构实践数据库优化精髓与数据架构最佳实践/侯胜文………………………………………………………………………………………………………………………………………………………………………………………………………………………………………………………………………………………………………………………………………………………………154Oracle、MySQL或NoSQL/简朝阳.......................162SQLServer/SogVSword中的高可用性...................................169第6部分大数据下的IT架构变化京东网站架构演变/王小忠........................180老百姓的建筑——新浪视频背景结构的变迁/郝光普.......189相关建议这本书有点像科技博客的博文合集。它是从Hadoo平台应用架构、Hadoo平台应用架构、应用架构实践、大数据下的存储实践、数据库架构实践和大数据下的IT架构变革六个方面精选的2到3篇博文合集。在我看来,以下7篇文章写得很好:1、《腾讯个性化精准推荐平台架构》2、《微博用户兴趣建模系统架构》3、《如何构建高性能稳定的SOA应用》4、《淘宝海量文件存储实战》5,"oracle、mylq或oql"6、《京东商城网站架构演进》7、《新浪视频架构变革》大数据平台整体架构设计介绍大数据平台整体架构设计软件架构设计大数据平台的架构设计遵循分层设计的思想。平台所需的服务根据其功能分为不同的模块级别。每个模块层级只与上层或下层模块层交互(通过层边界接口),避免跨层交互,这种设计的好处是:每个功能模块内部都是高度内聚的,模块之间是松耦合的。这种架构有利于实现平台的高可靠性、高扩展性和易维护性。比如我们需要扩展Hadoo集群时,只需要在基础设施层增加一个新的Hadoo节点服务器,不需要对其他模块层做任何改动,对用户完全透明。整个大数据平台按照功能分为五个模块层级,从下到上:运行环境层:运行时环境层为基础设施层提供运行时环境,它由操作系统和运行时环境两部分组成。(1)操作系统我们建议安装REHL5.0或更高版本(64位)。另外,为了提高磁盘的IO吞吐量,避免安装RAID驱动。而是将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数据目录分布在不同的磁盘分区上,从而提高磁盘的IO性能。(2)运行环境的具体要求如下:名称版本说明JDK1.6及以上Hadoo需要Java运行环境,必须安装JDK。gcc/g++3.x或以上使用HadooPie运行MaReduce任务时,gcc编译器是必需的,可选的。ytho2.x或以上使用HadooStreamig运行MaReduce任务时,需要ytho运行时,可选。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由两部分组成:Zookeeer集群和Hadoo集群。为基础平台层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如命名服务、分布式文件系统、MaReduce等。(1)ZooKeeer集群用于命名映射。基础平台层的任务调度控制台作为Hadoo集群的命名服务器,可以通过命名服务器访问Hadoo集群中的NameNode,同时还具有故障转移的功能。(2)Hadoo集群是大数据平台的核心,是基础平台层的基础设施。它提供HDFS、MaReduce、JoTracker和TakTracker等服务。目前我们采用双主节点模型来避免Hadoo集群的单点故障问题。基础平台层:基础平台层由3部分组成:任务调度控制台、HBae和Hive。它为用户网关层提供了基本的服务调用接口。(1)任务调度控制台是MaReduce任务的调度中心,分配各种任务的执行顺序和优先级。用户通过调度控制台提交作业任务,并在用户网关层通过Hadoo客户端返回任务执行结果。具体步骤如下:任务调度控制台收到用户提交的作业后,匹配其调度算法;请求ZooKeeer返回可用Hadoo集群的JoTracker节点地址;提交MaReduce作业任务;轮询工作完成;如果工作完成发送消息并调用回调函数;继续下一个工作任务。作为一个完整的Hadoo集群实现,任务调度控制台应该自己开发实现,这样灵活性和可控性会更强。(2)HBae是基于Hadoo的列数据库,为用户提供基于表的数据访问服务。(3)Hive是Hadoo上的查询服务。用户在用户网关层通过Hive客户端提交类SQL查询请求,并通过客户端的UI查看返回的查询结果。该接口可以提供数据部门标准的即时数据查询统计服务。用户网关层:用户网关层用于为终端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调用接口和用户身份认证,是用户唯一可见的大数据平台操作入口。最终用户只能通过用户网关层提供的接口与大数据平台进行交互。目前网关层提供3种个性化调用接口:(1)Hadoo客户端是用户提交MaReduce作业的入口,可以从其UI界面查看返回的处理结果。(2)Hive客户端是用户提交HQL查询服务的入口,可以从其UI界面查看查询结果。(3)Sqoo是关系型数据库与HBae或Hive之间交换数据的接口。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根据需要导入到HBae或者Hive中,方便用户通过HQL查询。同时,HBae或Hive或HDFS也可以将数据导入回关系数据库,供其他分析系统做进一步的数据分析。用户网关层可根据实际需要无限扩展,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客户端应用层:客户端应用层是各种不同的终端应用,可以包括:各种关系型数据库、报表、交易行为分析、报表、清算结算等。...

    2022-05-03 hadoop架构 Hadoop架构图

  • 《多人在线游戏架构实战 基于C++的分布式游戏编程》彭放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多人在线游戏架构实战基于C++的分布式游戏编程》【作者】彭放编著【页数】398【出版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01【ISBN号】978-7-111-66792-6【参考文献】彭放编著.多人在线游戏架构实战基于C++的分布式游戏编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01.图书封面:架构实战基于C++的分布式游戏编程》内容提要:本书主要讲述大型多人在线游戏开发的框架与编程实战,以实例的形式讲解从零开始制作网络游戏框架的完整过程,让读者了解网络游戏制作中的所有细节。最终得到一个完整的、基于ECS模式的、高效的分布式服务端框架,一个可以登录的客户端以及用于验证网络游戏各个模块功能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多人在线游戏架构实战基于C++的分布式游戏编程》内容试读第1章网络编程基础本章主要介绍网络编程的基础知识,单机游戏与网络游戏的本质区别在于有了网络层的介入,有了异步。本章的重点在于网络编程的基本概念和网络底层函数的使用。本章包括以下内容:介绍网络编程的基本概念。给出一个阻塞式的网络示例。给出一个非阻塞式的网络示例1.1单机游戏与网络游戏的区别要了解网络游戏,需要先从单机游戏出发,这里讨论的单机游戏是指P℃端的游戏,而非XBOX这类游戏机上的游戏。就国产游戏来说,1995年推出《仙剑奇侠传》之后,随后的几年,《仙剑奇侠传》系列、《轩辕剑》系列一度盛行,在2000年左右,单机游戏发展至巅峰。2001年1月,华义推出了网络游戏《石器时代》,直到2006年左右,巨人网络推出《征途》,第九城市代理的《魔兽世界》公测,将网络游戏推至巅峰,单机游戏才慢慢淡出市场。这一系列的单机游戏都有一个特点:没有服务器的概念,玩家不需要与别的玩家进行交互,所有数据、算法、存储都在本地完成。所以,在单机游戏的早期,很多游戏修改器应运而生,这些游戏修改器要么修改本地的存储文件,要么修改内存数据,以达到“无限金币”“超强武力值”等目的。作为玩家,我们可以体验游戏、打开游戏界面、点击操作、得到反馈、继续游戏。下面从编程的角度来看看单机游戏的设计流程。单机游戏的设计思路如图1-1所示。在游戏开始时,需要加载一些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地图信息、基本的图素、用户界面(U)等。加载完成之后,用账号登录游戏,每个账号都有其数据,选择角色真正进入游戏。多人在线游戏架构实战:基于C++的分布式游戏编程开始加载数据失败从头再来失败进入场景检测输入操作更新数据、界面循环图1-1单机游戏逻辑从编码的角度来说,游戏一旦开始,运行的就是一个无限循环(L00),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个while((tu©){.},除非离开游戏,否则这个循环会一直执行下去。循环的每一次执行称为一帧。在一帧中包括3个主要操作:(1)检测玩家输入。(2)根据输入更新内存数据,刷新场景、人物模型和界面。(3)捕捉退出请求,如果有退出请求,这个循环就会被打破,游戏结束。理论上来讲,一秒能产生的循环数越大,程序的反应就越灵敏。举例说明,假如输入够快,在0.3秒和0.6秒产生了两个输入,例如触发了两个执行技能请求,如果执行一帧需要0.5秒,在0秒进入第一帧,0.5秒之后才会发现0.3秒的输入,而0.6秒的输入则要等到执行第三帧,也就是1秒的时候才会被发现。假如执行一帧只需要0.1秒,则0.3秒和0.6秒的操作会很快被触发。单机游戏不需要异步的过程,所有操作可以马上得到答案,不需要等待结果,类似于调用函数的过程。调用之后,函数必定马上会有一个返回值。数据都在本地内存中,方便读取,也方便判断。单机游戏创建角色是在本地进行的,不需要向外部请求数据。加载角色选择界面也不需要谁许可,只要能从本地文件中读到角色,就可以马上进入角色选择界面。而网络游戏在这一点上与单机游戏有很大的区别。了解了单机游戏的流程之后,再来看看网络游戏。网络游戏和单机游戏一样也有一个循环,只是多了一个网络层的处理。实际上因为异步的关系,逻辑会变得更为复杂,图1-2充分展示了这种不同。下面以登录为例来展示一下具体的不同之处,流程如图1-3所示。循环开始网络层检测输入操作更新数据接收协议发送协议退出操作结束图1-2网络游戏逻辑21第1章网络编程基础网络层加载登录界面发送登录协议接收到登录成功进入地图返回数据失败图1-3客户端登录逻辑在登录界面输入账号和密码之后,要经历一个异步的操作,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协议,等待服务端返回数据,由此来判断登录成功或者失败。网络游戏的客户端发出命令,只有等到服务端给它结果,它才会做出反应。客户端向服务端请求账号验证,这个请求数据不是一个函数可以完成的,这就是一个异步的过程。第一个需要了解的概念是“异步”。与“异步”一起出现的概念有“同步”“并行”(并发)等,这几个概念往往比较容易混淆。举一个加载的例子,如果需要加载几个不同的资源,先加载A,等到A加载完成后再加载B,加载完B,再加载C,直到所有资源加载完成,这就是同步操作。以同步方式实现加载,加载者必须等到加载完成之后才能继续后续的加载。如果用3个线程同时加载A、B、C资源,由于线程之间是不会相互影响的,加载A的同时另外两个线程在加载B和C,这就是并行操作。但这种情况不能算是异步,因为在加载A时,要等待A加载完成之后退出线程。这个等待产生了阻塞。那么,什么是异步呢?异步不会等待,也不会阻塞。假设加载一个资源需要10秒,加载3个资源,在串行时需要30秒,在并行时需要10秒,异步也需要10秒。那么,异步与并行的差别在哪里呢?以图1-4为例来看一下异步的流程。在第N帧发出了加载A命令,这一帧会马上结束,不需要等待10秒,直接进入下一帧,不关心A是否加载成功,当它加载成功之后,会在某帧收到加载成功的回调。因为是异步,同时加载A、B时,得到结果的顺序可能是不一样的,可能A先发出加载命令,但是B的回调却先发生。开始LooN加载ALooN1加载B加我B完成回调网络LooNN加载A完成回调结束图14异步加载13多人在线游戏架构实战:基于C+的分布式游戏编程那么,程序是如何知道回调完成的呢?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可以知道A是否加载成功:(1)主动询问,每间隔一段时间询问A是否加载完成。(2)被动接收,一般在启动事件时会要求注册一个回调函数,事件完成时会主动调用回调函数,以标记事件完成。所谓异步,简而言之,就是在不阻塞进程的情况下完成操作。网络游戏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异步的操作。例如,要分解背包中的一个道具。首先要发起一个分解道具的请求,这个请求从客户端发送到服务端,再把结果从服务端传回到客户端。假设它需要0.5秒,采用非异步的方式需要在发起请求之后等0.5秒,等收到服务端的结果再进行后续操作。如果按这种方式编写游戏代码,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在这0.5秒内,进程将暂停在此处,图形引擎得不到刷新,输入操作在这0.5秒内暂停了,也得不到响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将功能在这里中断。这意味着向服务端发起请求时,这个分解功能就中断了。当分解道具的协议从服务端传回到客户端时,再进行后续的处理。这就是一个异步的操作。对于编码来说,单机游戏在一个函数中可以完成的操作需要拆分成两步或者更多步。简而言之,单机游戏和网络游戏的一个根本不同就是后者因为网络层介入而产生的异步。接下来将研究网络,包括数据是如何发送的,又是如何接收的。1.2理解P地址在开始真正的网络编程之前,需要理解一些基本概念,P地址就是其中之一。在工作和生活中安装和使用W1时,经常听人说起P地址,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但它究竞是什么,可能有些读者还不太清楚。P地址对大众而言就是类似于127.0.0.1这种字符串,但对于编程者来说,我们必须了解这个字符串的本质是一个32位的整数。P地址具体地确定了一台计算机,它是这台计算机在整个网络中的D,就像人们使用的身份证一样。我们看到的P地址通常是4个十进制数,以“.”隔开,每个十进制数不超过255。读者想过为什么它不能超过255吗?之前讲过P地址的本质是一个32位的整数,也就是4字节。为了便于记忆,把每个字节用数字的方式呈现出来,以“”分隔来显示。也就是说,在127.0.0.1这个串中,每个数值都表示一个字节,一个字节当然不可能超过255。在使用网络通信的时候,除了P之外,还需要一个端口。例如,常用的HTTP的默认端口就是80。当我们访问网站的时候,其实就是通过80端口与主机进行通信的。有了P地址和端口,就可以指定一个确定且唯一的通信链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变得越来越庞大,之前定义的32位P地址已经不够用了,所以新的长达128位的P地址出现了,即Pv6,而旧的32位地址称为IPv4。41···试读结束···...

    2022-04-28 游戏编程实例 游戏编程设计

  • 《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丛书 阿里云云原生架构实践》阿里集团,阿里云智能事业群,云原生应用平台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丛书阿里云云原生架构实践》【作者】阿里集团,阿里云智能事业群,云原生应用平台作【丛书名】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丛书【页数】262【出版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05【ISBN号】978-7-111-68109-0【分类】云计算【参考文献】阿里集团,阿里云智能事业群,云原生应用平台作.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丛书阿里云云原生架构实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05.图书封面:架构实践》内容提要:这是一部从技术和商业双重视角剖析云原生如何赋能实际业务的著作,是阿里云智能云原生应用平台团队的经验总结,得到了阿里云智能总裁兼达摩院院长张建锋、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程立、阿里云智能基础产品事业部负责人蒋江伟等专家的联袂推荐。本书内容全面,对云原生所涵盖的技术和业务特性一览无余,从设计原则、模式反模式、技术选项、设计方法、行业案例等多个维度全面总结阿里云云原生架构的方法论和实践经验。第1章强调了云原生是云计算的再升级,重点介绍了在研发流水线、软件交付模式、运维模式、应用架构、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升级,以及阿里云云原生架构发展的3个阶段;第2章介绍了云原生架构的定义,以及云原生架构实际落地时需要遵循的7个关键原则。第3章总结了云原生架构的10种模式和5种反模式。第4章全面介绍了云原生所涉及的10余种技术,详细讲解了每种技术的典型架构与阿里的实践案例。第5章以阿里云ACNA架构设计方法开篇,重点讲解评估云原生架构成熟度所需要考虑的维度与细则。第6章从职能价值角度出发,阐述了云原生如何为不同岗位的业务赋能。第7章聚焦于云原生架构落地,分享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案例和Z佳实践,这些Z佳实践对于打造一个成功的云原生应用来说有非常大的帮助。第8章对云原生背景下的容器技术、Serverle技术、大数据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丛书阿里云云原生架构实践》内容试读■■层■草■■■原■■口■■■■重面重■意■第1章e云原生:云计算的再升级云原生(CloudNative)的概念,最早是由Pivotal于2015年提出的,但是即使到了2019年上半年,国内对其的关注依然相对有限。直到2019年9月,“云原生”才突然一跃成为行业最热门的词汇。不过,时至今日,业界对于云原生的定义并没有完全统一,在云原生不断演进的过程中,衍生出了包括Pivotal、CNCF(CloudNativeComutigFoudatio,云原生计算基金会)、十二因子应用等多个版本的定义。同时,还有不少人将云原生与容器或基于Kuerete的微服务混为一谈。还有云原生技术、云原生产品、云原生架构、云原生理念等看起来意思相近的词汇。那么云原生到底是什么?云原生会对我们的应用开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1.1什么是云原生云原生可分解为“云”(Cloud)和“原生”(Native)两个词。这里还隐藏了一个词“计算”(Comutig),因为云原生本质上是一种与云计算(CloudComutig)相同的计算方式,因此通常我们在说云原生的时候,实际上是暗指云原生计算(CloudNativeComutig)。基于这样的背景,下面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云原生的概念及其影响。1.1.1云原生的概念既然说到了云原生(计算),那么哪些计算方式不是云原生(计算)呢?要回答这个问2阿里云云原生架构实践题,同时辨析云原生的概念,我们需要先回顾云计算的发展历史,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分布式计算的复杂性问题。云计算的概念最先由戴尔公司于1996年提出。2006年,亚马逊公司率先推出了弹性计算云(ElaticComuteCloud,EC2)服务,随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逐步接受云计算这一概念,并将应用逐步迁移到云端,享受这一新型计算方式带来的技术红利。2009年,阿里巴巴率先开始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云产品一飞天操作系统,由此揭开了中国云计算的序幕。纵观软件架构的演化历史可以发现,任何新的底层软硬件技术出现后,上层应用软件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真正“认识”到新的软硬件给上层应用软件带来的价值,并开发新的软件架构,以便充分利用新软硬件的能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x86CPU和服务器在面世二十多年后,以CORBA、EJB、RPC、瘦客户端等为主的多层架构才逐步成为应用开发的主流架构。类似的还有容器技术,它最早是由FreeBSD于2000年在Jail中提出的,但真正得到大规模应用是在2013年Docker兴起之后,而应用层的代表则是几年之后基于容器的微服务架构。对于云计算这一新基础设施来说,也是如此。在2015年之前,对于大多数应用来说,云端只是一个用于计算的场所,开发人员所要做的就是将原来在私有数据中心或DC中的应用,迁移到云端。在迁移的过程中,应用无须重新编写,只需要重新部署,因为云平台提供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完全兼容应用迁移之前的计算环境。在迁移模式中,应用通常会将原来的物理机部署模式改成虚拟机(规格更小)部署模式;存储则选用兼容的块存储或者文件存储;网络使用SLB(ServerLoadBalacer,服务器负载均衡)替换传统的负载均衡器,构建VPC(VirtualPrivateCloud,虚拟私有云)或NAT(NetworkAddreTralatio,网络地址转换)网络环境;使用云数据库替换原来的MySQL或SQLServer,或者自行在云上搭建Oracle数据库。迁移之后,应用的整体成本(TotalCotofOwerhi,TCO)因为采用了“按量付费”的模式而大幅下降,同时,企业的IT支出从CaEx(CaitalExediture,资本性支出)模式转变为OEx(OeratigExee,管理支出)模式,整个IT支出变得更可控。如果对迁移过程进行技术分析,就会发现大部分应用使用的技术或者产品都在进行“一对一”的替换,只有极少量应用会基于OSS(对象存储服务)、MaxComute(大数据计算服务)等云服务进行部分重构。OSS能够帮助解决分布式状态的存储问题,而MaxComute能够解决数据仓库的快速搭建和成本问题。但由于没有或者只进行了少量重构,因此应用的技术栈本身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软件的架构没有发生变化,只第1章云原生:云计算的再升级3是软件运行的平台和运维的技术体系发生了变化,即只有平台层面的变化。而软件在分布式场景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稳定性、组件或服务之间的数据同步、整体的高可用或容灾、C/CD过程的自动化、资源利用率不高、端到端链路跟踪等,仍然需要应用自行解决。这些问题并不会因为应用迁移到了云平台就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当然,各云平台为了帮助应用解决上述分布式复杂性问题,不断推出各类云服务,但是由于应用架构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这些云服务并不能帮助应用解决整体问题,只能从局部提升应用的效率。面对大量的业务需求和场景迭代,很多云平台都提供非常专业的垂直领域服务,这些服务比企业基于开源自行搭建的系统具备更高的SLA(ServiceLevelAgreemet,服务等级协议)。比如,在数据持久性方面,亚马逊AWS的数据持久性可以达到99.9%(11个9),阿里云OSS的数据持久性甚至达到了99.9%(12个9);在跨可用区的高可用方面,阿里云RocketMQ的高可用达到了99.95%,即使整个机房不可用也能继续对外提供消息服务。如果不是应用的所有存储访问代码都在S3或OSS上重构,那么“木桶效应”就会凸显,即整个系统的数据持久性将取决于能力最差的组件:如果应用不是将所有自持的开源组件都迁移到云平台上,那么当一个机房出现故障时,应用仍然会出现高可用性的问题:如果应用不是基于FaaS(FuctioaaService,功能即服务)技术开发的,那么应用仍然需要自行解决单个组件不可用时的FailOver(失效转移)以及故障恢复时的FailBack(失效后自动恢复)等问题。可见,应用迁移到云上并不代表从此以后就高枕无忧了,如果应用本身没有基于“新”的云服务进行重构,而是继续采用“老”的架构,那么即使业务运行没有问题,应用也不能充分利用“新”的云运行环境的能力。因为这些架构是为了“老”的分布式运行环境而设计的,不是“云原生的”,所以需要对这些架构以及围绕这些架构建立的技术栈、工具链交付体系进行升级,依托于云技术栈将其重新部署、部分重构甚至全部重写,才能将应用变成“云原生的”,从而保证能够充分利用云计算的能力。为了让应用能够更好地使用云的PaaS平台能力开发SaaS(SoftwareaaService,软件即服务),Heroku于2011年提出了十二因子应用的概念。十二因子应用适用于任何编程语言,通常被认为是最早的云原生应用的技术特征,详情请参考htt:/12factor..et/zhc/。之后,Pivotal于2015年明确地提出了云原生的概念,指出云原生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云计算优势构建和运行应用的方式。在经过CNCF的修改后,最新版云原生的定义为:“云原生技术有利于各组织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新型动态环境中构建和运行可弹性扩展的应用。云原生的代表技术包括容器、服务网格、微服务、不可变基础设施和声明式API。这些技术能够构建容错性好、易于管理和便于观察的松耦合系统。结合可靠的自动化手段,云原生技术使工程师能够轻4《阿里云云原生架构实践松地对系统做出频繁和可预测的重大变更。”⊙上面三个主流的定义,分别从顶层架构原则、计算模型和代表技术的角度,对云原生进行了描述。这些定义的共同点是它们都将云原生看作一种新的计算方式,让应用能够充分使用云的计算优势。进一步分析这些定义所体现出的技术观点,我们可以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只有结合云原生所提供的云服务,改造应用的架构,才能够更好地使用云原生技术,更好地构建弹性、稳定、松耦合的分布式应用,并解决分布式复杂性问题。此外,对架构的改造还意味着相关的开发模式、交付方式、运维方式等都要随之改变,比如,采用微服务架构重写应用,用声明式API和自动化工具升级运维方式,等等。简单来说,云原生使得整个软件的生产流水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具体的变化程度又取决于企业对云原生的使用情况。实际上,云原生的范围还不止于此。要正确实施云原生这一新计算模式,还需要企业的T决策者、架构师、开发人员与运维人员正确理解和应用云原生的理念,利用会话的云原生技术及产品。有太多的反例可以证明,仅靠单边的技术升级是很难让云原生升级产生价值的。云原生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现代化应用云原生应用(容器化应用、微服务应用、无服务器应用…)云原生架构云原生开发理念(Service、EDA…)(DevO、GitO…)云原生(计算)云原生产品云原生技术(Docker、Kuerete.…)(容器、微服务…)laaS(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阿里云、DC、自建数据中心…)图1-1云原生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在图1-1中,现代化应用在不少场合与云原生应用的概念是等同的,因为它们的很多特征都是相似的,比如,都采用了容器技术打包和交付,都具备很强的弹性能力等。这两个概念的细微差别在于:现代化应用可以与云相关,也可以与云不相关;而云原生应用通⊙参考来源为htt::://githu.com/ccf/toc/.lo/mater/DEFINITION.md。···试读结束···...

    2022-04-28 云计算阿里云开发者 云计算 阿里云智能

  • 《Web开发者晋级之道 架构 模式和领域驱动设计》王西友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We开发者晋级之道架构模式和领域驱动设计》【作者】王西友作【页数】382【出版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08【ISBN号】978-7-111-68810-5【分类】网页制作工具-程序设计【参考文献】王西友作.We开发者晋级之道架构模式和领域驱动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08.图书封面:架构模式和领域驱动设计》内容提要:本书系统介绍软件的设计思想、架构和开发模式,便于读者能够快速建立软件开发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学习基于ASP.NETCore的项目案例,掌握如何利用这些知识高效开发稳定的We应用程序。本书共10章,分为2篇。第1篇介绍软件设计思想、软件架构、面向对象编程的六大原则和设计模式等,本篇内容是软件开发初学者晋升道路上必须掌握的知识。第2篇首先介绍领域驱动设计,然后通过项目案例,展示以领域模型为核心的We应用程序的完整开发过程,本篇内容体现了高品质软件开发的核心价值,也体现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价值。本书理论结合实践,讲解深入浅出,适合有一定C#语言基础的We开发人员阅读,尤其适合想要进一步晋升自己知识体系和水平的We程序员阅读。另外,本书也可以作为相关培训机构的教材使用。《We开发者晋级之道架构模式和领域驱动设计》内容试读第1篇软件开发内功心法州第1章如何开始一个软件项目州第2章软件如何解决问题州第3章软件架构州第4章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和原则州第5章项目概况与架构设计···试读结束···...

    2022-04-28 领域驱动设计pdf 领域驱动设计哪本书比较好

  • 《软件架构 架构模式 特征及实践指南》(美)Mark Richards,(美)尼尔·福特作;杨洋,徐栋栋,王妮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软件架构架构模式特征及实践指南》【作者】(美)MarkRichard,(美)尼尔·福特作;杨洋,徐栋栋,王妮译【丛书名】O'Reilly精品图书系列【页数】304【出版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06【ISBN号】978-7-111-68219-6【分类】软件工具-程序设计【参考文献】(美)MarkRichard,(美)尼尔·福特作;杨洋,徐栋栋,王妮译.软件架构架构模式特征及实践指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06.图书封面:架构架构模式特征及实践指南》内容提要:本书全面概述了软件架构的方方面面,涉及架构特征、架构模式、组件识别、图表化和展示架构、演进架构,以及许多其他主题。本书分为三部分。第1部分介绍关于组件化、模块化、耦合和度量软件复杂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第2部分详细介绍各种架构风格:分层架构风格、管道架构风格、微内核架构风格、基于服务的架构风格、事件驱动的架构风格、基于空间的架构风格、编制驱动的面向服务的架构、微服务架构。第3部分介绍成为一个成功的软件架构师所必需的关键技巧和软技能。...

    2022-04-28 epub 图书网站 epub书籍

  • 数据库事务处理的艺术pdf高清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者评论:数据库事务处理的艺术df数据库事务处理的艺术:事务管理与并发控制,腾讯T4级专家/20多年数据库内核研发经验,近10位学术和商业专家,其中领军人物杜晓勇教授在数据库领域,今天联合推荐给大家。我带来的是数据库事务处理艺术电子书。有兴趣的请下载阅读。简介作者拥有近20年的数据库内核研发经验。曾是甲骨文MySQL全球开发团队核心成员,现为腾讯T4级专家。数据库领域的领军人物杜晓勇先生亲自为本书撰写序言,博士。张晓(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卢伟(中国人民大学)、彭于伟博士(武汉大学)、数据库界知名学者、数据库行业知名专家盖国强而蒋承尧,也给了很高的评价。这本书由12章组成。首先介绍了数据库事务管理和并发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工作机制,然后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对比分析了四种主流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并发控制的实现原理。通过源码分析PotgreSQL和MySQL在事务管理和并发控制方面的技术架构和设计思路。第1章(Chater1-2)事务管理与并发控制基础理论讲解数据库事务管理和并发控制的基本理论、核心技术和工作原理,包括数据库事务处理技术的范围、数据异常及原因、事务模型、并发访问控制技术、隔离等。第二部分(第3-6章)事务管理和并发控制案例研究本文以Iformix、Oracle、PotgreSQL、MySQL/IoDB等主流数据库系统为例,对其事务管理和并发控制的实现技术、工作原理、原理背后的设计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比.第3部分(第7-9章)PotgreSQL事务管理和并发控制源码分析首先对PotgreSQL事务处理技术的架构、层次、设计思路、相关数据结构和实现原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然后从功能的角度分析了事务模型、并发对PotgreSQL的控制、一致性、隔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所使用的SS2PL、MVCC、SSI等技术进行了深入讲解。Part4(Chater10-12)IoDB事务管理和并发控制源码分析首先对MySQL/IoDB的事务处理技术的架构、层次结构、设计思想、相关数据结构和实现原理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然后是事务模型、并发控制,从功能角度分析MySQL/IoDB的一致性。其中用到的SS2PL、MVCC等技术已经深入讲解。关于作者李海翔(网名:娜海兰兰)资深数据专家,近20年数据库内核研发经验,曾就职于人大金仓、甲骨文MySQL全球开发组等,现任职于腾讯TEG计费平台部,T4-级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工学硕士企业导师。优秀的数据库技术,不仅熟悉PotgreSQL、GreePlum、MySQL、Iformix、CockroachDB等数据库的使用,而且熟悉它们的源码,尤其擅长数据库查询优化技术,事务处理技术和数据库架构技术。丰富的数据库相关工作经验,从事数据库研发(JDBC驱动、管理工具套件、内核)、数据库测试、技术团队管理、数据库架构设计等岗位。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腾讯公司级技术突破奖,先后完成了863、核高科、工信部、工信部等多项重大科技项目科技、发改委、北京市科委等30多个*大型项目。除此书外,他还撰写并出版了配套书《数据库查询优化器的艺术:原理分析与SQL性能优化》,被誉为数据库性能优化领域的经典之作。媒体评论海翔热爱数据库研发,一直对数据库技术有着坚韧和执着。这本书是他经历和思考的体现,值得仔细阅读。mdahmdah张晓(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这本书有很好的深度、广度和新颖性,我很期待。mdahmdah卢伟(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本书关注数据库中的事务处理,从原理、主流数据库实现、源码级实现三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尤其是最后两部分的介绍,使本书成为难得的关于DBMS事务管理模块技术细节的参考资料。mdahmdah彭于伟(博士)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海翔的书从独特的角度解释了事务原理和并发控制,并用跑顶界牛的刀为广大数据技术从业者分析了有价值的关节,真的很难解释。mdahmdah盖国强,云和恩墨创始人/甲骨文ACE董事文件目录/k41.et共享/数据库事务处理的艺术|├──数据库事务处理的艺术:事务管理与并发控制(数据库技术丛书)_李海翔_.eu21.0MB|├──数据库事务处理的艺术:事务管理与并发控制_李海翔_.df332.0MB...

    2023-01-14 事务的并发控制 并发事务处理

  • 云原生服务网格Istio原理实践架构与源码解析pdf免费版高清完整版

    编辑点评:df,azw3,eu和moi四种格式都有华为云原生团队600多页的Itio实战精华总结,精品下载站为大家提供的是云原生服务网格Itio:原理、实践、架构与源码解析的电子书,包含了四种格式,df,azw3,eu和moi,需要哪一种都可以,已打包分享,欢迎免费下载。云原生服务网格Itio电子书预览目录大全原理篇第1章你好,Itio21.1Itio是什么21.2通过示例看看Itio能做什么41.3Itio与服务治理61.3.1关于微服务61.3.2服务治理的三种形态81.3.3Itio不只解决了微服务问题101.4Itio与服务网格111.4.1时代选择服务网格111.4.2服务网格选择Itio141.5Itio与Kuerete151.5.1Itio,Kuerete的好帮手161.5.2Kuerete,Itio的好基座181.6本章总结20第2章Itio架构概述212.1Itio的工作机制212.2Itio的服务模型232.2.1Itio的服务242.2.2Itio的服务版本262.2.3Itio的服务实例282.3Itio的主要组件302.3.1itio-ilot302.3.2itio-telemetry322.3.3itio-olicy332.3.4itio-citadel342.3.5itio-galley342.3.6itio-idecar-ijector352.3.7itio-roxy352.3.8itio-igregateway362.3.9其他组件372.4本章总结37第3章非侵入的流量治理383.1Itio流量治理的原理383.1.1负载均衡393.1.2服务熔断413.1.3故障注入483.1.4灰度发布493.1.5服务访问入口543.1.6外部接入服务治理563.2Itio路由规则配置:VirtualService593.2.1路由规则配置示例593.2.2路由规则定义603.2.3HTTP路由(HTTPRoute)633.2.4TLS路由(TLSRoute)783.2.5TCP路由(TCPRoute)813.2.6三种协议路由规则的对比833.2.7VirtualService的典型应用843.3Itio目标规则配置:DetiatioRule893.3.1DetiatioRule配置示例903.3.2DetiatioRule规则定义903.3.3DetiatioRule的典型应用1033.4Itio服务网关配置:Gateway1073.4.1Gateway配置示例1083.4.2Gateway规则定义1093.4.3Gateway的典型应用1123.5Itio外部服务配置:ServiceEtry1203.5.1ServiceEtry配置示例1203.5.2ServiceEtry规则的定义和用法1213.5.3ServiceEtry的典型应用1233.6Itio代理规则配置:Sidecar1263.6.1Sidecar配置示例1263.6.2Sidecar规则定义1263.7本章总结129第4章可扩展的策略和遥测1314.1Itio策略和遥测的原理1314.1.1应用场景1314.1.2工作原理1364.1.3属性1374.1.4Mixer的配置模型1404.2Itio遥测适配器配置1474.2.1Prometheu适配器1484.2.2Fluetd适配器1554.2.3StatD适配器1594.2.4Stdio适配器1614.2.5Ziki适配器1634.2.6厂商适配器1684.3Itio策略适配器配置1694.3.1Lit适配器1694.3.2Deier适配器1714.3.3MemoryQuota适配器1724.3.4RediQuota适配器1754.4KuereteEv适配器配置1784.5本章总结181第5章可插拔的服务安全1825.1Itio服务安全的原理1825.1.1认证1855.1.2授权1895.1.3密钥证书管理1925.2Itio服务认证配置1935.2.1认证策略配置示例1935.2.2认证策略的定义1945.2.3TLS访问配置1965.2.4认证策略的典型应用2005.3Itio服务授权配置2025.3.1授权启用配置2025.3.2授权策略配置2035.3.3授权策略的典型应用2075.4本章总结210第6章透明的Sidecar机制2116.1Sidecar注入2116.1.1SidecarIjector自动注入的原理2146.1.2Sidecar注入的实现2166.2Sidecar流量拦截2196.2.1itale的基本原理2206.2.2itale的规则设置2236.2.3流量拦截原理2246.3本章总结228第7章多集群服务治理2307.1Itio多集群服务治理2307.1.1Itio多集群的相关概念2307.1.2Itio多集群服务治理现状2317.2多集群模式1:多控制面2327.2.1服务DNS解析的原理2337.2.2Gateway连接的原理2377.3多集群模式2:VPN直连单控制面2387.4多集群模式3:集群感知服务路由单控制面2407.5本章总结246实践篇第8章环境准备2488.1在本地搭建Itio环境2488.1.1安装Kuerete集群2488.1.2安装Helm2498.1.3安装Itio2508.2在公有云上使用Itio2538.3尝鲜Itio命令行2558.4应用示例2578.4.1WeatherForecat简介2578.4.2WeatherForecat部署2588.5本章总结259第9章流量监控2609.1预先准备:安装插件2609.2调用链跟踪2619.3指标监控2659.3.1Prometheu2659.3.2Grafaa2689.4服务网格监控2739.5本章总结277第10章灰度发布27810.1预先准备:将所有流量都路由到各个服务的v1版本27810.2基于流量比例的路由27910.3基于请求内容的路由28310.4组合条件路由28410.5多服务灰度发布28610.6TCP服务灰度发布28810.7自动化灰度发布29010.7.1正常发布29110.7.2异常发布294第11章流量治理29611.1流量负载均衡29611.1.1ROUND_ROBIN模式29611.1.2RANDOM模式29811.2会话保持29911.2.1实战目标30011.2.2实战演练30011.3故障注入30111.3.1延迟注入30111.3.2中断注入30311.4超时30411.5重试30611.6HTTP重定向30811.7HTTP重写30911.8熔断31011.9限流31311.9.1普通方式31411.9.2条件方式31511.10服务隔离31711.10.1实战目标31711.10.2实战演练31711.11影子测试31911.12本章总结322第12章服务保护32312.1网关加密32312.1.1单向TLS网关32312.1.2双向TLS网关32612.1.3用SDS加密网关32812.2访问控制33112.2.1黑名单33112.2.2白名单33212.3认证33412.3.1实战目标33412.3.2实战演练33412.4授权33612.4.1命名空间级别的访问控制33612.4.2服务级别的访问控制33912.5本章总结341第13章多集群管理34213.1实战目标34213.2实战演练34213.3本章总结350架构篇第14章司令官Pilot35214.1Pilot的架构35214.1.1Itio的服务模型35414.1.2xDS协议35614.2Pilot的工作流程36014.2.1Pilot的启动与初始化36114.2.2服务发现36314.2.3配置规则发现36814.2.4Evoy的配置分发37614.3Pilot的插件38314.3.1安全插件38514.3.2健康检查插件39014.3.3Mixer插件39114.4Pilot的设计亮点39214.4.1三级缓存优化39214.4.2去抖动分发39314.4.3增量EDS39414.4.4资源隔离39514.5本章总结396第15章守护神Mixer39715.1Mixer的整体架构39715.2Mixer的服务模型39815.2.1Temlate39915.2.2Adater40115.3Mixer的工作流程40315.3.1启动初始化40315.3.2用户配置信息规则处理40915.3.3访问策略的执行41615.3.4无侵入遥测42115.4Mixer的设计亮点42315.5如何开发MixerAdater42415.5.1Adater实现概述42415.5.2内置式Adater的开发步骤42515.5.3独立进程式Adater的开发步骤43015.5.4独立仓库式Adater的开发步骤43715.6本章总结438第16章安全碉堡Citadel43916.1Citadel的架构43916.2Citadel的工作流程44116.2.1启动初始化44116.2.2证书控制器44216.2.3gRPC服务器44416.2.4证书轮换器44516.2.5SDS服务器44616.3本章总结449第17章高性能代理Evoy45017.1Evoy的架构45017.2Evoy的特性45117.3Evoy的模块结构45217.4Evoy的线程模型45317.5Evoy的内存管理45517.5.1变量管理45517.5.2Buffer管理45617.6Evoy的流量控制45617.7Evoy与Itio的配合45717.7.1部署与交互45717.7.2EvoyAPI45817.3本章总结459第18章代理守护进程Pilot-aget46018.1为什么需要Pilot-aget46118.2Pilot-aget的工作流程46118.2.1Evoy的启动46218.2.2Evoy的热重启46518.2.3守护Evoy46618.2.4优雅退出46718.3本章总结468第19章配置中心Galley46919.1Galley的架构46919.1.1MCP47019.1.2MCPAPI47019.2Galley的工作流程47119.2.1启动初始化47119.2.2配置校验47619.2.3配置聚合与分发47919.3本章总结482源码篇第20章Pilot源码解析48420.1进程启动流程48420.2关键代码分析48620.2.1CofigCotroller48620.2.2ServiceCotroller49020.2.3xDS异步分发49520.2.4配置更新预处理50320.2.5xDS配置的生成及分发50920.3本章总结514第21章Mixer源码解析51521.1进程启动流程51521.1.1ruServer通过ewServer新建Server对象51721.1.2启动MixergRPCServer52021.2关键代码分析52021.2.1监听用户的配置52021.2.2构建数据模型52421.2.3Check接口53321.2.4Reort接口53621.2.5请求分发53921.2.6协程池54121.3本章总结543第22章Citadel源码解析54422.1进程启动流程54422.2关键代码分析54822.2.1证书签发实体ItioCA54822.2.2SecretCotroller的创建和核心原理55122.2.3CAServer的创建和核心原理55622.3本章总结558第23章Evoy源码解析55923.1Evoy的初始化55923.1.1启动参数oottra的初始化55923.1.2AdmiAPI的初始化56023.1.3Worker的初始化56223.1.4CDS的初始化56223.1.5LDS的初始化56323.1.6GuardDog的初始化56423.2Evoy的运行和建立新连接56423.2.1启动worker56523.2.2Liteer的加载56523.2.3接收连接56623.3Evoy对数据的读取、接收及处理56723.3.1读取数据56823.3.2接收数据56823.3.3处理数据56923.4Evoy发送数据到服务端57023.4.1匹配路由57123.4.2获取连接池57223.4.3选择上游主机57223.5本章总结573第24章Galley源码解析57424.1进程启动流程57424.1.1RuServer的启动流程57724.1.2RuValidatioServer的启动流程57824.2关键代码分析58024.2.1配置校验58024.2.2配置监听58424.2.3配置分发58524.3本章总结589结语590附录A源码仓库介绍592附录B实践经验和总结598关于作者Itio社区成员。华为云应用服务网格架构师,现负责华为云容器服务Itio产品化工作。从事华为云PaaS平台产品设计研发,在Kuerete容器服务,微服务架构,云服务目录,大数据,APM,DevO工具等多个领域有深入研究与实践。图书介绍《云原生服务网格Itio:原理、实践、架构与源码解析》分为原理篇、实践篇、架构篇和源码篇,由浅入深地将Itio项目庖丁解牛并呈现给读者。原理篇介绍了服务网格技术与Itio项目的技术背景、设计理念与功能原理,能够帮助读者了解服务网格这一云原生领域的标志性技术,掌握Itio流量治理、策略与遥测和安全功能的使用方法。实践篇从零开始搭建Itio运行环境并完成一个真实应用的开发、交付、上线监控与治理的完整过程,能够帮助读者熟悉Itio的功能并加深对Itio的理解。架构篇剖析了Itio项目的三大核心子项目Pilot、Mixer、Citadel的详细架构,帮助读者熟悉Evoy、Galley、Pilot-aget等相关项目,并挖掘Itio代码背后的设计与实现思想。源码篇对Itio各个项目的代码结构、文件组织、核心流程、主要数据结构及各主要代码片段等关键内容都进行了详细介绍,读者只需具备一定的Go语言基础,便可快速掌握Itio各部分的实现原理,并根据自己的兴趣深入了解某一关键机制的完整实现。本书提供源码下载,参见htt://githu.com/cloudativeook/cloud-ative-itio。无论是对于刚入门Itio的读者,还是对于已经在产品中使用Itio的读者,本书都极具参考价值。...

    2022-04-10 华为云的架构 华为云系统架构

  • 微服务架构与实践PDF版免费电子版

    编辑点评:对于微服务架构的概念,相信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无论使用AacheDuo、还是SrigCloud,都可以去尝试微服务,把复杂而庞大的业务系统拆分成一些更小粒度且独立部署的Ret服务。但是这个过程,具体应该怎么做?现有的条件下到底要不要做微服务?服务拆分成什么粒度才是合适的?遗留的老系统需要如何考虑重构改造?有哪些坑需要我们注意?系统怎么在分布式服务下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和服务的高可用可伸缩?拆分的过程中系统数量增多,测试、部署、运维、监控,又应该如何处理?内容简介随着RESTful、云计算、DevO、持续交付等概念的深入人心,微服务架构逐渐成为系统架构的一个代名词。本书首先从理论出发,介绍了微服务架构的概念、诞生背景、本质特征以及优缺点;然后基于实践,探讨了如何从零开始构建第一个微服务,包括HelloWorldAPI、Docker映像构建与部署、日志聚合、监控告警、持续交付流水线等;最后,在进阶部分讨论了微服务的轻量级通信、消费者驱动的契约测试,并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描述了如何使用微服务架构改造遗留系统。全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通俗易懂,是一本理论结合实践的微服务架构的实用书籍。本书不仅适合架构师、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以及运维人员阅读,也适合正在尝试使用微服务架构解耦历史遗留系统的团队或者个人参考,希望本书能在实际工作中对读者有所帮助。作者简介ThoughtWork的首席咨询师王磊是国内较早倡导和实践微服务的先行者。王磊是开源软件的爱好者和贡献者,社区活动的参与者,《RuyGem开发实战》(PracticalRuyGem)一书的译者,GDCR西安的组织者。他于2012年加入ThoughtWork,为国内外诸多客户提供项目交付和咨询服务;在加入ThoughtWork之前,曾就职过多家知名外企,具有丰富的敏捷项目实战经验。目前致力于微服务架构、高可用的We应用以及DevO的研究与实践。微服务架构与实践PDF预览目录第1部分基础篇第1章单块架构及其面临的挑战31.1三层应用架构41.1.1三层应用架构的发展41.1.2什么是三层架构51.1.3三层架构的优势61.2单块架构61.2.1什么是单块架构61.2.2单块架构的优势71.2.3单块架构面临的挑战81.3小结12第2章微服务架构综述132.1什么是微服务架构132.1.1多微才够微142.1.2单一职责172.1.3轻量级通信172.1.4独立性192.1.5进程隔离202.2微服务的诞生背景222.2.1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232.2.2敏捷、精益方法论的深入人心232.2.3单块架构系统面临的挑战232.2.4容器虚拟化技术232.3微服务架构与SOA242.3.1SOA概述242.3.2微服务与SOA252.4微服务的本质262.4.1服务作为组件272.4.2围绕业务组织团队282.4.3关注产品而非项目292.4.4技术多样性312.4.5业务数据独立322.4.6基础设施自动化332.4.7演进式架构332.5微服务不是银弹342.5.1分布式系统的复杂度352.5.2运维成本362.5.3部署自动化362.5.4DevO与组织架构372.5.5服务间的依赖测试372.5.6服务间的依赖管理372.6小结38第2部分实践篇第3章构建第一个服务413.1场景分析413.2任务拆分43第4章HelloWorldAPI454.1API实现454.1.1开发语言――Ruy454.1.2We框架――Grae464.1.3API的具体实现474.2代码测试与静态检查504.2.1代码测试504.2.2测试覆盖率统计534.2.3静态检查544.2.4代码复杂度检查57第5章构建Docker映像615.1定义Dockerfile615.2配置Docker主机635.3构建Docker映像645.4运行Docker容器645.5发布Docker映像655.6小结69第6章部署Docker映像716.1基础设施AWS716.2基础设施自动化736.3部署Docker映像806.4自动化部署816.5小结84第7章持续交付流水线857.1持续集成环境857.2提交阶段877.3验证阶段917.4构建阶段917.5发布阶段947.6小结96第8章日志聚合978.1日志聚合工具简介978.2Sluk的核心998.3安装Sluk索引器1008.4安装Sluk转发器1018.5日志查找1028.6告警设置1038.7小结104第9章监控与告警1059.1Nagio简介1059.2Nagio的工作原理1079.3Nagio安装1089.4Nagio的配置1099.5监控roduct-ervice1119.6告警1139.7小结114第10章功能迭代11510.1定义模型11610.2持久化模型11710.3定义表现形式11910.4实现API12210.5服务描述文件12510.6小结127第3部分进阶篇第11章微服务与持续交付13111.1持续交付的核心13211.2微服务架构与持续交付13311.2.1开发13311.2.2测试13711.2.3持续集成13911.2.4构建13911.2.5部署14011.2.6运维14311.3小结144第12章微服务与轻量级通信机制14512.1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14512.1.1概述14512.1.2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的选择14612.2远程调用RPC14712.2.1远程过程调用的核心14712.2.2远程方法调用14812.2.3远程过程调用的弊端14812.3REST14912.3.1概述14912.3.2REST的核心15012.3.3REST的优势15212.3.4REST的不足15212.3.5本节小结15512.4HAL15512.4.1概述15512.4.2HAL的核心15612.4.3HAL浏览器16012.5消息队列16112.5.1核心部分16212.5.2访问方式16312.5.3消息队列的优缺点16412.6后台任务处理系统16512.6.1核心部分16512.6.2服务回调16612.6.3一个例子16712.6.4后台任务与微服务16912.7小结170第13章微服务与测试17113.1微服务的结构17113.2微服务的测试策略17313.3微服务的单元测试17513.3.1单元测试综述17513.3.2单元测试的内容17613.4微服务的集成测试17913.4.1集成测试综述17913.4.2集成测试的实施方法17913.4.3集成测试的内容18013.5基于消费者驱动的契约测试18113.5.1集成测试存在的弊端18113.5.2什么是契约18313.5.3什么是契约测试18413.5.4契约测试的方法18513.5.5Pact实现契约测试18713.5.6一个例子19213.5.7本节小结20513.6微服务的组件测试20513.6.1组件测试概述20513.6.2组件测试的方法20613.6.3本节小结20713.7微服务的端到端测试20813.7.1端到端测试概述20813.7.2端到端测试的内容20813.7.3本节小结20913.8小结210第14章使用微服务架构改造遗留系统21114.1背景与挑战21114.2改造策略21214.2.1昀小修改21214.2.2功能剥离21214.2.3数据解耦21314.2.4数据同步21314.2.5迭代替换21414.3快速开发实践21514.3.1快速开发模板21514.3.2代码生成工具21714.3.3持续集成模板21714.3.4一键部署工具21714.4微服务架构下的新系统21814.5小结220序言最近,在软件架构设计领域,微服务非常火。一提到软件开发、架构设计,如果不提微服务,不说说微服务的架构风格,那就落伍了,OUT了。当然了,支持微服务的技术也是层出不穷,如微服务1.0中比较有名的来自Srig家族的SrigCloud,以及国内在开源领域的翘楚阿里系中的Duo。其中,SrigCloud提供了完整的微服务解决方案,为开发者提供了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的通用模型的工具,包括配置管理、服务发现、熔断器、智能路由、微代理、控制总线、一次性令牌、全局锁、领导选举、分布式会话、集群状态等。而Duo是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致力于提供高性能和透明化的RPC远程服务调用方案,以及服务治理方案。随着微服务的持续火热,微服务2.0中的ServiceMeh也火起来了。ServiceMeh,即“服务网格”,作为服务间通信的基础设施层,ServiceMeh可以被看作是微服务间的TCP/IP,负责服务之间的网络调用、限流、熔断和监控。对于编写服务的开发人员来说,一般无须关心TCP/IP这一层(比如通过HTTP协议的RESTful应用),同样使用ServiceMeh也就无须关心服务之间的那些原来是通过应用程序或者其他框架实现的事情,比如SrigCloud、OSS,现在只要交给ServiceMeh就可以了。其实,上述说了那么多,介绍了那么多,基本都是集中在概念层面,在理论的层次上,以及支持微服务的开发技术、开发框架上,缺少这些概念、理论、技术和框架在实际项目中具体地应用。对于大多数开发人员、架构师来说,除了理解微服务相关的概念,熟悉微服务相关的技术和框架,更关心如何在实际的项目中,应用这些概念、技术和框架。而这些,正是现在所欠缺的。笔者从事软件开发多年,参与和指导过多个项目的架构设计,经历过单体架构、分布式架构、SOA架构,对软件架构的发展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在架构设计过程中,笔者也拜读了多位架构大师的著作,如温昱老师的《软件架构设计》、《一级架构师》,PeterEele和PeterCri的《软件架构设计的过程》等,以及各位技术大咖们在互联网上分享的各类架构相关的文档,使我受益匪浅。在此,我衷心的对这些前辈们表示由衷的感谢,谢谢你们对于知识的分享,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最近,笔者有幸参与了某银行的一个采用微服务架构风格的项目,实践了一下微服务架构。更确切地说,该项目是分布式服务架构向微服务架构的演进,使用更细粒度的服务和一组设计准则来考虑大规模的、复杂的系统架构设计,并非一个纯粹的微服务架构风格的项目。秉着知识共享的精神,笔者写了这篇“微服务架构设计实践”的文章,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架构设计方面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另一方面是希望给其他刚刚从事软件架构设计的人员一个真实的、具体的软件架构过程的实践参考,为他们提供一个完整的实践案例。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在介绍微服务、软件架构设计思想的概念、方法论时,引用了各位大师、技术大咖们关于微服务、架构设计的文章中的内容,在此衷心地表示感谢。对于引用的内容,笔者并非简单地摘抄,而是结合笔者的理解和实践,做了适当的调整。如果存在不适、错误的地方,希望各位及时地指出,我将积极的采纳和修改。...

    2022-04-10 微服务系统架构 微服务体系架构

  • NoSQL数据库入门与实践pdf免费版高清完整版

    编辑点评:基于MogoDB、Redi编著大数据处理核心技术大数据技术入门与实践152分钟视频讲解10大案例引导实例源代码下载PPT教学课件大数据时代NoSQL数据库入门读本,NoSQL数据库入门与实践df免费版以实战案例倒推理论知识,理论实践相结合,让理论学习更有针对性。NoSQL数据库入门与实践df图片预览内容简介在大数据爆发的短短几年中,NoSQL成为处理大数据必须掌握的热门的核心技术之一。《NoSQL数据库入门与实践(基于MogoDB、Redi)》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该书结合MogoDB、Redi和测试工具等全面介绍NoSQL数据库技术、NoSQL精粹,是一本NoSQL数据库入门图书,也是NoSQL初学者了解NoSQL技术全貌的图书。全书包括3部分,其中NoSQL基础部分包括:初识NoSQL、TRDB与NoSQL的技术比较、NoSQL数据存储模式。NoSQL实践部分分别介绍了文档数据库MogoDB和键值数据库Redi入门及提高知识,并通过两个电商平台综合案例详细介绍了MogoDB和Redi在实现不同业务(如日志存储、商品评论、订单信息记录、点击量存储、商品推荐、购物车、记录浏览商品行为等)功能模块开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NoSQL提高部分介绍了大数据环境下MogoDB和Redi在操作速度和数据存储方面的优化方法和处理技术,以及对NoSQL产品实际业务应用的选择及部署和NoSQL辅助工具的应用。既可以让读者学好NoSQL基础知识,掌握NoSQL数据库技术,具备代码实战水平,又能培养读者系统性考虑问题的能力,对有较高要求的读者还给出了深入学习的方向和核心内容。《NoSQL数据库入门与实践(基于MogoDB、Redi)》一书除纸质介绍外,前8章还提供了视频讲解,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并提供全书的源代码,方便读者快速学习。《NoSQL数据库入门与实践(基于MogoDB、Redi)》一书语言通俗易懂,内容由浅入深,非常适合想全面了解NoSQL知识的高校学生、教师及相关IT工程师参考学习,也适合所有对NoSQL数据库感兴趣的技术人员阅读。作者介绍刘瑜,油田大数据分析课题核心成员,交通大数据项目主管,高级工程师,高级信息项目管理师。刘胜松,杭州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方数字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京东网前开发工程师。目录大全第1章初识NoSQL1.1什么是NoSQL1.1.1引子【应用案例1.1】12306网上订火车票系统【应用案例1.2】Hadoo的产生1.1.2NoSQL相关概念1.2数据库分类1.2.1TRDB数据库1.2.2NoSQL数据库1.2.3NewSQL数据库1.3学习帮助1.3.1学习资料1.3.2学习建议1.4小结1.5练习第2章TRDB与NoSQL的技术比较2.1硬件运行原理2.1.1单机的局限性2.1.2服务器的纵横扩充2.2软件实现技术比较2.2.1数据存储结构更加简单2.2.2引入分布式技术架构【应用案例2.1】CAP故障模式下的3种情况2.2.3事务【应用案例2.2】BASE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2.2.4SQL技术标准2.2.5分析技术2.3小结2.4练习第3章NoSQL数据存储模式3.1键值数据存储模式3.1.1键值存储实现3.1.2键值存储特点3.1.3应用实例【应用案例3.1】AmazoSimleStorageService,S【应用案例3.2】Redi国内应用情况3.2文档数据存储模式3.2.1文档存储实现3.2.2文档存储特点3.2.3应用实例【应用案例3.3】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成功应用【应用案例3.4】国内外部分成功案例用户名单3.3列族数据存储模式3.3.1列族存储实现3.3.2列族存储特点3.3.3应用实例【应用案例3.5】Caadra在Netflix公司的成功应用3.4图数据存储模式3.4.1图存储实现3.4.2图存储特点3.4.3应用实例【应用案例3.6】Neo4j在eBay公司的成功应用3.5其他数据存储模式3.5.1多模式数据库3.5.2对象数据库3.5.3网格和云数据库3.5.4XML数据库3.5.5多维数据库3.5.6多值数据库3.5.7事件驱动数据库3.5.8时间序列/流数据库3.5.9其他NoSQL相关的数据库3.5.10科学、专业的数据库3.5.11未解决和归类的数据库3.6小结3.7练习NoSQL实践部分(电商大数据)第4章文档数据库MogoDB入门4.1MogoDB使用准备4.1.1了解MogoDB4.1.2MogoDB安装4.1.3数据库建立基本规则4.1.4数据库建立4.2MogoDB基本操作4.2.1插入文档4.2.2查询文档4.2.3更新文档4.2.4删除文档4.2.5索引4.2.6聚合4.2.7复制4.2.8分片4.2.9写出错机制4.3MogoDB常用配置参数4.3.1网络配置4.3.2存储配置4.4第一个简单的案例4.4.1用Java连接MogoDB4.4.2生产级Java连接MogoDB公共架构4.4.3高并发模拟4.5小结4.6实验第5章文档数据库MogoDB提高5.1BASE操作5.1.1单文档原子性操作5.1.2多文档隔离性操作5.2高级索引及索引限制5.2.1高级索引5.2.2索引限制5.3查询高级分析5.3.1大规模记录数据准备5.3.2Exlai()分析5.3.3Hit()分析5.4可视化管理工具5.4.1RooMogo管理工具5.4.2其他可视化管理工具5.5小结5.6实验第6章MogoDB案例实战(电商大数据)6.1日志存储6.1.1日志使用需求6.1.2建立数据集6.1.3新增一个日志6.1.4查询日志信息6.1.5查询结果显示6.2商品评论6.2.1商品评价使用需求6.2.2建立数据集6.2.3新增评价6.2.4分页查询评价6.2.5执行结果显示6.3用户扩展信息管理6.3.1用户扩展信息使用需求6.3.2建立数据集6.3.3新增用户扩展信息6.3.4多条件查询用户扩展信息6.3.5执行结果显示6.4订单信息记录6.4.1订单使用需求6.4.2建立数据集6.4.3新增订单6.4.4聚合查询订单数量6.4.5执行结果显示6.5商品信息管理6.5.1商品信息使用需求6.5.2建立数据集6.5.3新增商品6.5.4查询修改商品6.5.5执行结果显示6.6历史订单6.6.1历史订单使用需求6.6.2建立数据集6.6.3批量新增历史订单6.6.4查询历史订单6.6.5执行结果显示6.7点击量存储6.7.1点击量需求描述6.7.2建立数据集6.7.3新增点击量日志6.7.4查询统计点击量6.7.5查询结果展示6.8小结6.9实验第7章键值数据库Redi入门7.1使用准备7.1.1了解Redi7.1.2Redi安装7.1.3Redi-cli7.1.4Redi存储模式7.2Redi命令7.2.1字符串命令7.2.2列表命令7.2.3集合命令7.2.4散列表命令7.2.5有序集合命令7.2.6发布订阅命令7.2.7连接命令7.2.8Server操作命令7.2.9脚本命令7.2.10键命令7.2.11HyerLogLog命令7.2.12地理空间命令7.2.13事务命令7.2.14集群命令7.3Redi配置及参数7.3.1Cofig配置文件7.3.2配置文件参数7.4Java连接Redi数据库7.4.1Redi连接配置7.4.2Redi初始化工具类7.5小结7.6实验第8章键值数据库Redi提高8.1管道8.1.1管道技术原理8.1.2基于Java的管道技术使用8.2分布式集群8.2.1集群安装8.2.2模拟节点故障8.2.3加减节点8.3Lua脚本应用8.3.1Lua脚本使用基本知识8.3.2Lua实现案例8.4可视化管理工具8.4.1RediDektoMaager8.4.2RediCliet8.4.3RediStudio8.4.4Redmi/roxy8.5小结8.6实验第9章Redi案例实战(电商大数据)9.1广告访问9.1.1广告功能使用需求9.1.2建立数据集9.1.3新增广告9.1.4查询广告9.2商品推荐9.2.1商品推荐功能使用需求9.2.2建立数据集9.2.3新增商品推荐内容9.2.4查询商品记录9.3购物车9.3.1购物车功能使用需求9.3.2建立数据集9.3.3加入购物车9.3.4查询购物车9.4记录浏览商品行为9.4.1商品浏览记录使用需求9.4.2建立数据集9.4.3新增商品点击记录9.4.4查询商品点击记录9.5替代Seio9.5.1Seio使用需求9.5.2建立数据集9.5.3新增Seio9.5.4查询Seio9.6分页缓存9.6.1分页缓存使用需求9.6.2建立数据集9.6.3新增分页数据9.6.4查询分页数据9.7小结9.8实验NoSQL提高部分(电商大数据)第10章速度问题10.1MogoDB操作速度优化10.1.1常用优化方法10.1.2索引查询及优化10.1.3数据设计及优化10.1.4MogoDB读写分离10.2Redi操作速度优化10.2.1Redi读写分离10.2.2内存配置优化10.3配套硬件优化10.4小结10.5实验第11章数据存储问题11.1Mogod数据存储问题11.1.1数据备份及恢复11.1.2存储平衡优化11.2Redi数据存储技术11.2.1持久性问题11.2.2数据备份问题11.3小结11.4实验第12章NoSQL选择及部署12.1NoSQL产品选择12.2复杂部署案例分析12.2.1高可用性NoSQL部署12.2.2TRDB+NoSQL综合部署12.3小结12.4实验第13章NoSQL的实用辅助工具13.1测试工具13.1.1YCSB测试工具13.1.2Redi-echmark13.2监控工具13.2.1MogoDB监控工具及问题13.2.2Mogotat13.2.3Mogoto13.2.4Mtool13.2.5Cloudiight13.2.6Redi监控工具13.2.7Redilive13.2.8Setiel13.3小结13.4实验附录一MogoDB部分命令使用清单附录二Redi命令详细清单附录三实例代码清单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来源后记前言阅读《NoSQL数据库入门与实践(基于MogoDB、Redi)》:(1)可以极大地提高数据并发访问速度,进而改善顾客的在线访问体验。(2)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充分考虑了系统的故障问题,做到了主要设备双备的效果。(3)由于采用的数据库都具有集群分布式运行的功能,为系统的后续拓展提供了条件。上述部署方式的缺点:(1)主节点出现故障后,还是需要人工干预,存在几分钟的切换时间过程(主要为需要重新切换从服务器IP地址、用参数设置从节点为新的主节点)。(2)系统出现故障时,无法及时发现问题,需要人工检查或使用者反馈。综上所述,该部署模式只适用于经济实力有限,允许偶尔停机处理故障的企业。3.构建大规模写入、大规模存储,高并发读取的在线服务系统“D购网”在张三团队的努力下,经过几个月开发,很快上线运行。作为老板的丁一商业团队也非常给力,通过各种促销和宣传,短短一年时间,该电子商务平台的日访问量已经超过了2万人次,远高于设计预期。数据交易量也大幅上升,网上平台应用取得了初步成功。在这一年期间,由于服务器等设备都是新的,而且张三的技术团队支持力度很大,系统一直平稳运行,没有出现过一次停机故障。作为老板丁一有了更大的想法,想进一步升级该系统,把生意做到全国,并实现与物流配送挂钩。...

    2022-04-10 redis数据库一致性 redis数据库

  • 游戏引擎架构第一版、第二版pdf高清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辑点评:《游戏引擎架构》同时涵盖游戏引擎软件开发的理论及实践,并对多方面的题目进行探讨。本书讨论到的概念及技巧实际应用于现实中的游戏工作室,小编今天给大家准备了游戏引擎架构df,感兴趣的就快来下载阅读吧!内容简介《游戏引擎架构》同时涵盖游戏引擎软件开发的理论及实践,并对多方面的题目进行探讨。本书讨论到的概念及技巧实际应用于现实中的游戏工作室,如艺电及顽皮狗。虽然书中采用的例子通常依据一些专门的技术,但是讨论范围远超于某个引擎或API。文中的参考及引用也非常有用,可让读者继续深入游戏开发过程的任何特定方向。《游戏引擎架构》为一个大学程度的游戏编程课程而编写,但也适合软件工程师、业余爱好者、自学游戏程序员,以及游戏产业的从业人员。通过阅读《游戏引擎架构》,资历较浅的游戏工程师可以巩固他们所学的游戏技术及引擎架构的知识,专注某一领域的资深程序员也能从本书更为全面的介绍中获益。百度网盘截图文件目录/k41.et共享/游戏引擎架构|├──游戏引擎架构GameEgieArchitecture_JaoGregory,译者_叶劲峰.df146.0MB|├──游戏引擎架构(第2版)_JaoGregory.df406.0MB...

    2023-01-23 游戏引擎编程语言 编写游戏引擎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